【大紀元12月2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電)為了預防人體攝取碘元素不足導致甲狀腺腫大,中國立法規定食鹽必須含碘,但不法商人卻以漁業用鹽或工業鹽充當食鹽,賺取差價。重慶巿近日破獲一個製造假鹽的非法集團,共查獲假冒食鹽五百多噸。
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每週質量報告」節目報導,重慶市鹽務管理局從二零零四年起收到多起巿民投訴,指稱從巿面上購得的食鹽有問題。
隨後,當局在幾個零售市場發現假冒食鹽,共查獲假鹽七十七噸。這些假鹽在顏色、包裝上和真正的食鹽真假難辨,連防偽標籤也幾可亂真。
為了查清假鹽來源,重慶市鹽務局和公安局組成聯合專案組,經過兩年多調查追蹤,近日破獲這起重慶市近十年來最大的非法加工、銷售假冒劣質食鹽案。
當局發現,集團有完整的加工銷售網,分成十多個窩點,多年來從外地購進用於水產養殖的「海水晶」,以及含有鉛、砷、氟、鋇等有毒元素的工業鹽,經過簡單分裝後假冒食鹽運到巿場銷售。
由於海水晶和工業鹽每噸僅人民幣五百元至七百元,但加碘食用鹽每噸售價一千五百元,不法分子從中牟取暴利。
報導說,重慶當局刑事拘留涉案的十六人,其中六人被判入獄一年至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