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新天/林口報導〕領先群裡大半好手成績下滑,使得呂偉智(見圖,記者王藝菘攝)獨佔2006總統盃暨TPGA台灣職業高爾夫錦標賽第3回合領先位置,昨天打完54洞,他以低於標準桿11桿當排頭,林文堂因為最後兩洞連續柏忌作收讓出首席,暫以1桿之差排第2。
第3回合東華球場雖然放晴,但草皮含水量仍高,大會決定不再採用前兩回合的「較佳球位」規則,選手無法拾球擦拭,不少人因為球黏著土塊,揮擊後球重心不固定而亂飛,成績大受影響。
領先群裡變化不小,原本並列首席的葉偉志,第3回合怎麼打都不對勁,沒抓到博蒂不說,還挨了5個柏忌,花了77桿才打完。賽後他搖搖頭說:「也不知怎麼搞的,就是打不好。」葉偉志總計212桿排名下滑,與鍾春興、高柏松、呂文德(59)並列第6,落後呂偉智7桿。
同樣在最後1組出發的汪德昌,打完前13洞抓下兩隻小鳥,以低於標準桿10桿並列第2。沒想到在第14洞梯台,他連著打出4個偏右的界外球,光是這洞就花掉 13桿苦吞「9柏忌」,這個意外的災難使他跌出領先群。幸好接下來他連抓3個博蒂,最後1洞柏忌結尾,繳出77桿,總計213桿並列第10。
賽後汪德昌說:「第14洞是右側風,而且球道右半部比較寬闊,所以我往右邊打沒錯,沒想到前面開了4球,其中兩球落在水泥車道彈出界外,我不曾在一洞花掉這麼多桿數。」
領先群裡兩大名將沒打好,加上呂文德和許孟男第3回合進展不多,呂文德拚了一整天才回到平盤,許孟男小賺1桿,剩下呂偉智和林文堂搶排頭。林文堂前11洞打了2個博蒂,還在第8洞抓下老鷹,但也吞下3個柏忌,當時落後呂偉智4桿。但林文堂從第12洞起,5洞抓了4隻小鳥,包括第16洞短切接進洞在內,在他後 1組的呂偉智卻多花掉兩桿,林文堂逆轉超前。
不過最後兩洞又有變化,林文堂連著兩洞以柏忌結束,呂偉智則在第17洞擒鳥,排名再次翻轉過來,呂偉智205桿居首,林文堂206桿緊追。
打出昨天最低桿67桿的連騼森,趁著領先群的混戰,以總計208桿排名上升與呂文德並列第3,今天最後決戰,連騼森將在最後1組與呂偉智、林文堂比拚。
取消「較佳球位」選手有苦難言
●總統盃暨TPGA台灣職業高爾夫錦標賽第3回合,最令眾人驚訝的莫過於名將汪德昌在第14洞,意外打了4個OB出界球。但普遍影響選手最深的,卻是取消「較佳球位」規定。
由於天氣轉晴,大會昨天決定不再採取「較佳球位」規定,選手的球即使停在球道上,球的表面黏滿土塊,也不得拾起擦拭,這使得擊球的不確定性增加。多數選手賽後認為,草皮含水量仍高,球容易沾黏土塊,至少應該可以擦拭打上球道的球比較合理。
大會裁判長廖述明認為,天氣放晴之後,如果繼續採用前兩回合的規定,無論長草區或球道上都可拾球擦拭,並不公平;如果只准許擦拭停在球道上的球,又怕選手觀念混淆,誤違規則被罰桿,所以決定全部取消。
要不要採行「較佳球位」規則是大會的權責,該不該採行則見仁見智,在國外的大型比賽裡,兩種情況都有先例,簡言之,這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
然而,這道選擇題的答案,背後代表對於比賽的兩種不同認知,固然高爾夫運動確實存在著「應在球所在的位置擊球 」(Play the ball as it lies)的本質,但職業運動更有「讓選手展現出眾球技」的基本價值,TPGA職業高協有必要想清楚長遠的進路,作成明確政策走向。
部分人士認為,亞巡賽過度採取「較佳球位」規定,已養壞了選手胃口,但在歐巡賽採行「較佳球位」規定的例子也屬常見。如果允許選手在「經過細密修剪之果嶺通道上」拾球擦拭,更能提升比賽的公平性,主辦單位應該毫不猶豫地採行「較佳球位」規則。(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