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4日訊】邁凱輪F1車隊本週來到鈴鹿,參加2006國際汽聯F1世界錦標賽倒數第二場比賽 – 日本大獎賽。
傳奇的鈴鹿賽道因是F1賽歷上唯一而獨特的8字型佈局而聞名,而且它因賽程緊密而愈發出名。該賽道在60年代早期作為一條測試車道修建。
<--ads-->
首場日本大獎賽始於1976年的富士山賽道,那站比賽由安德瑞蒂(Mario Andretti)取勝,邁凱輪車手亨特(James Hunt)奪得當年的車手世界冠軍。第二年,亨特在富士山賽道上獲勝。
那兩場比賽之後,日本站從賽歷上退出10年,然後在1987年日本大獎賽重返賽歷,比賽地點改在鈴鹿賽道,它位於大阪和名古屋之間,在東京的西南方向。這項比賽在歷史上就安排在賽季的末尾,因此成為許多錦標賽冠軍的決勝之地。包括邁凱輪F1車隊的哈基寧在1998年和1999年奪得車手世界冠軍以及1998年問鼎車隊世界冠軍。
在日本,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持有日本三菱卡車巴士公司65%的股份。2006年的前6個月,梅塞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在日本銷售了26362輛汽車,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13.6%。在此期間,日本的整個汽車市場下跌了5.5%。
雷克南 (KIMI RAIKKONEN)
「我們在整個中國大獎賽週末顯示出了MP4-21的競爭力,儘管每個人都對我從第2位退出比賽感到失望,但顯然我們的速度很快。這種水準應該在日本鈴鹿得以繼續,這條賽道的駕駛感覺很好,我們有理由再次跑在前面。賽道有許多不同的特徵,車手需要一直用極限去跑,這太棒了。一號彎是關鍵,車手必須準確地制動和加速,否則會在這個彎道損失大量時間,並且它將影響車手進入S複合彎的路線。在一號彎,車手有高速峰點,然後接著低速峰點,如果車手在前面出錯了,進入第二路段和S彎的路線當然就錯了。車手在賽道的這個部份可以贏得很多時間,在一圈中那麼早就有如此挑戰的路段,太棒了!這是非常高速的賽道,要想取得好的圈速,你必須緊緊沿著一條比賽路線去跑。也許超車的最佳地點在最後一個急彎,但去年表明還有其他機會。剎車系統在鈴鹿賽道很輕鬆,雖然有許多彎道,其中多數都要麼急馳而過,要麼稍微制動,沒有大力制動區。」
德拉羅薩 (PEDRO DE LA ROSA)
「儘管在中國的比賽很艱難,我在路面潮濕的狀況下取得第五名,整個週末賽車的速度都很快,我認為它將在日本繼續保持強勢。鈴鹿毫無疑問是我最喜歡的F1賽道,它的確很獨特。轉入F1運動前,我在日本比賽了3年,對此有一些美好的回憶,希望本週末再接再厲!日本站對輪胎是一大考驗,剝蝕度嚴重,因此你會看到很多三次進站的情況,因為輪胎性能會比在加拿大那樣的賽道下降更多。它是一條磨蝕型賽道,對轉彎要求很高,因為都是快速彎。在最近的銀石賽道測試中,我們和米其林的重點在於輪胎計劃,完成了積極的改進工作,抵達鈴鹿時已經有了可供選擇的具有競爭力的輪胎化合物。影響輪胎耐受力的快速彎是這條賽道的亮點,130R彎令人生畏,近年來它已經改造過,不再如以往,但仍然充滿樂趣。這裡的氣氛很好,車迷們總是非常激動,我希望我們本週末為他們呈獻一場好的演出。」
邁凱輪F1車隊一級方程式首席執行官馬丁.惠特馬甚 (MARTIN WHITMARSH)
「本週末,我們希望把賽車在中國的競爭力在日本大獎賽中發揮出來,並以此取得應有的佳績。中國站賽後,車隊直接前往鈴鹿參加本週末的日本站比賽。雖然這條賽道在傳統上不利於超車,去年我們見識了這項運動近來歷史中的一些最佳超車技巧。在最後一圈,雷克南超過費斯切拉奪冠,還有阿隆索在130R彎裡超過舒馬赫,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都期望這場大獎賽的娛樂程度與之相當。這條賽道的特徵是很低的抓地力,車手需要適度的下壓力以便飛馳。鈴鹿賽道是我們比賽的最長且第三快的賽道,它要求頗高,並易出事故。」
梅塞德斯-奔馳汽車運動公司副董事長羅伯特.豪格 (NORBERT HAUG)
「車隊每個人都對鈴鹿有著美好印象,去年從第17位發車的雷克南在這裡奪冠,而且1998和1999年此站決出了令人興奮的世界冠軍。這條賽道的佈局在一級方程式運動中是要求最高的賽道之一,天氣常常給比賽增添挑戰,儘管如此 – 或正因如此 – 鈴鹿在車手和車隊中很受歡迎。對一年一次的這一站,所有的一級方程式人士的體會都與上週末在中國的感受完全不同 – 在狹窄的圍場或在毗鄰的賽道賓館,一切都緊緊挨著。從運動角度來看,日本大獎賽是全年18站比賽中最大的挑戰之一。賽道佈局從極快速彎130R到慢速髮夾彎,囊括了一切。我們的目標是取得像去年那樣的成績,但是,我們這次要在發車位置上有所進步。」
有用的數據
鈴鹿賽道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