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北京四日電)第十九屆北京民間蟋蟀大賽昨天在北京弘燕市場展開,十二支參賽隊伍的六百多隻蟋蟀在六個比賽場地激烈對陣,冠軍將可獲得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合新台幣六萬兩千多元)的獎金。
綜合北京「競報」與「京華時報」報導,這場比賽依照蟋蟀體重,分別參加不同「重量級」的賽事,比賽進行兩天,今天將決選出冠軍。為避免作弊,賽事採用瑞士移位賽制,首度使用監控錄影設備,避免裁判誤判。
昨天比賽開始前,許多蟋蟀被集中到「休息室」封閉起來。主辦單位「首都鳴蟲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表示,為防止主人隱瞞蟋蟀的重量,前一天晚上,這些「選手」都在沒有人干擾的環境中度過,昨天一早,工作人員就開始對蟋蟀進行稱重,「專用的小秤,都是愛好者們自己動手製作的。」
上午九時三十分,隨著裁判一聲「開掐」,首先上場的兩隻蟋蟀開始「搏鬥」。兩隻蟋蟀張著大牙,抖著翅膀,趁對手「大意」,一隻蟋蟀首先進攻,兩隻蟋蟀前爪抱在一起,四隻大牙交錯,僵持大約五秒鐘後,一隻蟋蟀梗著粗脖子一甩,幾乎把對方甩出場外。
見到自己獲得優勢,領先一方立即張開翅膀「吱吱」叫了起來,戰敗者則躲到一邊爬來爬去,明顯失去戰意。「我放擋板了,一分鐘。」裁判一聲令下,主人立即拿起「探子」鼓舞選手的鬥志。「五八,五九,時間到!」裁判一聲令下,主人苦笑著說:「不爭氣啊,認輸啦!」
一名主人說,「還打不打要服從『運動員』的意思,勝負一分,輸了的可能以後就不敢再張口了。」他表示,飼養蟋蟀非常講究,土壤必須是「三合土」,「出來比賽的蟋蟀,吃的是河蝦尾部的肉和羊肝、豆麵。」
主辦單位指出,據考證,鬥蟋蟀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現在北京有不少人用蟋蟀賭博,希望透過這場比賽,讓大家放棄不良的嗜好,健康地玩蟋蟀,達到「以蟲會友,提高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