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5日訊】(亞洲時報記者Bruce Klingner 10月25日撰文)北韓領袖金正日會晤中國特使唐家璇後,有消息指他作出了有所緩和的言論,這讓外界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北韓已經改變政策,在核武問題上放軟、避免衝突。如此一來,美國就更能難說服中國、俄羅斯和南韓全力執行聯合國的第1718號決議。儘管有跡象顯示平壤似乎其實正在為第二次核子試驗做準備,但為達目的,北韓可能會暫時避免做出進一步激化局勢的舉動。
平壤過去幾天刻意表現出的模棱兩可,是其一貫應對美國的談判策略。上周五,金正日對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表示沒有計劃再次核試,可是其他北韓官員卻仍威脅再次核試。六方會談的北韓代表團副團長李根聲稱,進行第二次試驗「不會是意料之外的事」;北韓軍方將領也對中國表示,平壤計劃進行「一系列核活動」。此外,美國、南韓和日本官員均聲稱,衛星圖片發現北韓有3個地下核設施,出現了與第一次核試前夕十分相似的異動。
六方會談暫停已有年多,現在金正日表示願意重返會談,但他提出的前提條件仍然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也許金正日認為第一次核試已經為他爭取了一些談判籌碼,美國只能接受他的條件。又或者他希望在中國的幫助下,會讓美國看起來是理虧一方。北韓重返談判席的前提條件是,美國必須首先撤銷經濟制裁。但如此一來,北韓的立場就等如仍然沒變,而談判在短期內重啟的可能性也不大。
金正日之所以發出緩和的信號,是為了轉移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將批評的矛頭指向美國政府的強硬政策。如果這一舉動沒有達到撤銷或減輕經濟制裁之目的,他很可能會變本加厲,使朝鮮局勢繼續升級。
不過金正日在確定其策略是否湊效前,也許會暫時擱置第二次核試等刺激性手段。但美國應該不會放棄對北韓採取的孤立和施壓策略,也不會滿足北韓的條件,即取消經濟制裁。事實上,美國官員甚至曾強調,即使北韓無條件重返會談,美國也不會取消經濟制裁,因為制裁是一個執法問題而不是外交問題。
然而,平壤「雙管齊下」的策略,始終會增加美國說服中俄韓支持執行聯合國1718號決議的難度。該決議禁止北韓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北韓看似軟化的立場,將使得北京和首爾更有理由拒絕執行貿易制裁,更不用說美國所主張增加的制裁措施。而美國也無法說服南韓對北韓採取任何有意義的懲罰性措施。
南韓方面雖然不願採取更為強硬的外交和經濟措施,但為了安撫美國和一些國內團體的情緒,應該會採取最起碼的行動予以回應。首爾當局可能會以平壤重返會談作為繼續實行接觸外交政策的條件,不過盧武鉉政府仍會繼續視接觸政策為避免危機爆發的最可行方法。
美國要求南韓取消與北韓合作開發開城經濟特區和金剛山旅遊專案,但首爾已經拒絕,同時還主動疏遠「防擴散安全倡議」(PSI)。雖然南韓國內支持對北韓採取寬容政策的聲音有所減小,但這並不意味著支持美國孤立和逼迫北韓的呼聲會增加。如果南韓老百姓認為華府企圖在朝鮮半島製造軍事衝突,那麼新一輪反美浪潮將再次掀起。
針對北韓的挑釁行為,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懲罰性措施,包括減少中朝銀行交易、限制邊境出入以及在邊境建立防禦設施。不過,北京不可能支持美國以激烈手法向北韓施壓。
聯合國關於譴責北韓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決議,只是暫緩了與北韓即時爆發衝突,但卻不能打破朝核危機的僵局。儘管朝鮮局勢升級至一個更緊張的水平,但美朝兩國仍將繼續玩弄各自的邊緣政策。北韓日漸惡化的經濟,將會逼使金正日採取更多的挑釁舉措,包括進行第二次核試。相應地,美國也會要求聯合國通過更多懲罰性決議。
第1718號決議並沒有遏制北韓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禁止了其他國家進口北韓導彈,從而切斷了北韓的一大經濟來源。北韓自主研製的核項目雖然有待改進,但已經初步獲得成功,並可以繼續透過寧邊反應堆,生產鈈元素作為核原料。雖然近年北韓的導彈出口量已經有所下降,但聯合國的出口禁令,始終是對平壤經濟的一個打擊。針對北韓的偽造美鈔和洗黑錢等非法金融活動,美國等國家已對北韓實行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許多外國銀行及企業都不願與平壤建立業務聯繫,即使是合法的交易也受到了影響。
北韓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少,如果這次無法達到外交目的,那麼平壤即使表示願意重返會談,最終還是會被迫採取更加危險的對抗性措施。金正日也許認為華盛頓方面不會鋌而走險、採取軍事行動,因為首爾離非軍事區很近,再加上伊拉克安全局勢繼續惡化,伊朗核問題又懸而未決,華府該不欲再添麻煩。
那邊廂,美國政府將繼續杯葛六方會談,因為它有信心能促使聯合國通過支持孤立北韓的決議。華盛頓方面估計平壤不會冒上導致軍事衝突的風險,因為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就可能威脅金正日的政權。但在這個雙方都不願讓步的局勢下,一方對另一方的任何誤讀誤判,都有可能導致擦槍走火,後果不堪設想。
金正日可以選擇多種更激進的行動,包括進行更多核試和導彈試射、擴建兩個已知的核反應爐以生產更多的武器級鈈元素、在非軍事區或領海邊境採取挑釁性動作、追蹤或攔截美國偵查機、進行正常訓練以外的大規模軍事演習、甚至宣佈全民進入備戰狀態。
平壤當局可能會一邊激化局勢,一邊仍向中國和南韓尋求外交支持,包括承諾重返六方會談、加強雙邊經貿交流和實行新的經濟改革。然而,北韓答應美國要求、無條件重返會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北韓願意在華盛頓取消經濟制裁前重返會談,除非是平壤首先調整自己的宣傳策略,把轉變立場描述成為一次勝利。(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