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看中國(298)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
北韓是中共問題
香港民主遙遠 工商界成普選障礙
BBC駐京記者眼中的中國

連接收聽

北韓是中共問題

華盛頓郵報10月17日專欄作家艾普爾鮑曼(Anne Applebaum)發表題為「它是中共的問題」一文。文章說,儘管北京上周表示「完全反對」北韓的核試爆,但如果真想要制裁北韓,北京只要斷絕與平壤的所有貿易往來即可。而且,中國邊臨北韓,是最易受到北韓核武器威脅的國家,北韓的核試爆應是北京的問題,而非美國問題。

文章表示,針對北韓問題,一般的想法是:如果聯合國的制裁不起作用,也就無法制約北韓的核武器。倘若某個超級大國打算制裁,北韓的核問題則有可能解決。文章指出,這個大國當然就是中國。儘管北京最近口頭表示擔心北韓的炸彈,但北京仍然比聯合國安理會其他成員有更多的方式影響北韓。如果中共領導想要看見北韓政權倒塌,他們不需要玩弄制裁或封鎖的遊戲,只要對平壤切除能源供應,或食品發送,或與平壤斷絕所有的貿易往來,即可達到目的。

或者,為使事情更快和更簡單的得以解決,北京能夠採用從前導致東德崩潰的同樣戰術,北京可以敞開邊界。根據美國政府的估計,近年來有1萬到3萬的北韓難民橫跨邊界,非法居住在中國。又根據一些獨立的估計,這個數字接近30萬。文章認為,如果北京不去捕捉北韓難民並送他們回去遭受酷刑和監禁,顯然會有更多的北韓難民過境。然而,就在過去的這個星期,北京加強了警惕性,增加了新的鐵絲網籬芭,甚至從邊界地區驅逐一些居民。一名中共官員明確告訴香港報紙,這個政權正在裝備以阻止可能入境的50萬北韓難民。如果真有這麼多北韓人出逃,將會導致金正日政權的崩潰。

文章質疑,北韓的核武器何以成為美國的責任? 不同於中共,美國無法對北韓使用外交牽制作用,也沒有任何重要的貿易關係,當然也沒有共同的邊界。文章還說,美國長期以來對日本負有義務,半個世紀以來又參與朝鮮半島的事務,這已使美國成為這場討論的中心。美國也對南韓負有道德義務。然而似乎非常奇怪,美國外交官必須承擔這一難題的責任。

文章認為,中共不僅是對北韓影響最大的國家,而且連同南韓和日本,中國也是最容易受到北韓核武器威脅的國家之一。畢竟,如果日本和南韓受到核彈威脅,正是中共而不是美國,將位於亞洲軍備競賽的中心。如果北韓真正使用核武器,中國將會受到放射性微塵的影響。雖然尚不清楚,是否北韓的導彈能夠到達夏威夷,但很顯然,北京、上海和香港都在它的影響範圍之內。這樣看來,北韓的核武器並非是華盛頓,而是北京的問題嗎?

香港民主遙遠 工商界成普選障礙

香港現任特首只剩不到一年任期,明年三月香港選委們將選出第三屆香港特首,新特首在明年七月一日上任。然而曾蔭權在上周的施政報告中未提及民主,也沒有對香港實施普選設置時間表,欲角逐香港下一位首席執行官的民主派候選人則表示,實行普選的真正障礙來自工商界對北京的沉默。

金融時報10月 15日報導,欲角逐香港下一任特首的候選人、律師兼立法者梁家傑(Alan Leong)在金融時報的一次採訪中說,「在香港實行普選的真正主要障礙是在工商界。」他說,「我相信企業界在齊聲反對普選。」梁家傑還說,「但在非公開的場合下,相當多的商人同意我的意見,即如果您希望有一個能夠保護後代的政治體制,必須實行民主和法規。 」

梁家傑將在11月6日被正式指派為香港民主政治組織——公民黨和民主黨的候選人。但人們普遍預測,由北京支持的在任特首、已宣稱打算參與競選的曾蔭權 (Donald Tsang)將很容易地贏取第二任任期。

香港11月1日將正式啟動下一位首席執行官的選舉程序,屆時開始提名800人組成的競選委員會的成員。然後在12月10日由少部份的專家和社區選民選舉這個競選委員會的成員,並在3月25日由競選委員會投票選舉下任特首。

為了在3月有資格成為官方的一名候選人,梁家傑將需要得到競選委員會中100名成員的提名。他表示,如果正式提名,他「能夠作為候選人與曾先生辯論」,而且「讓這場辯論在公眾面前進行」。

華盛頓郵報12日報導,香港首席執行官曾蔭權10月11日發表了他的年度施政報告,但沒有對香港實施普選設置時間表,使這個問題“更為複雜化了”。曾蔭權留下這個問題給政府委員會,他們將在明年公佈一項報告。由親北京的成員控制的這個委員會已經提議:如果實施普選,將以北京有權篩選候選人作為先決條件。而北京已排除今後幾年在香港直接選舉的可能性。

香港中文大學的一位政治學家蔡子強 (Ivan Choy)認為,「很顯然,曾先生在故意迴避這個問題」。一位公民黨立法者吳靄儀(Margaret Ng)說,「曾說明年將有一個報告,但在他的講話過程中,並沒有顯示出會有任何根本性進展的跡象。 」民主立法者劉慧卿(Emily Lau)表示很悲觀,她說,「我擔心他們通過允許北京篩選候選人,只會讓北京干預更多的事務。」

BBC駐京記者眼中的中國

英國BBC駐北京記者10月12日在BBC網站發表專題文章,稱中共在維持經濟繁榮的表象下,掩蓋著專制、腐敗和貪婪的實質,中國大部分民眾,特別是農民的人權被嚴重踐踏。

在這篇題為「中國的新財富和老問題(China’s new wealth and old failings)」的文章裡,傅東飛(Rupert Wingfield-Hayes)披露了在他其擔任BBC駐北京記者的8年時間裡,經常被中國外交部的官員「請」去,與之討論他報導中國的方式。不僅如此,傅東飛說,他的那些來北京旅遊的朋友、商人甚至是新聞編輯們,都異口同聲地抱怨說,他總是報導發生在中國的那些不幸的事情,而忽略中國人「坐奔馳,開寶馬」的「小康」生活。

最近,他甚至被告知:他們的新聞要反映中國發生的巨變,而不僅僅是中國農民的生活。傅東飛表示,從中國經濟表面飛速發展的角度看,他們是對的。但是,中共仍然拒絕任何形式的政治自由。他說,如果只看中國亮麗的新城市和機場,並錯誤的以為中國迅速變成了一個正常國家,富強帶來了更自由、公平、民主的中國,這種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就快和我們民主國家一樣的觀點是危險的。

然後,傅東飛講述了冤死的聶樹斌一家的遭遇。十年前,20歲的聶樹斌因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殺害一名婦女,被判處死刑。可憐聶家在兒子被抓到槍決期間,根本不准許探視,還只是在聶樹彬上法庭時,聶母因哭鬧法庭才得以看上一眼。十年後,真正的兇手投案自首,供認自己才是殺害那名婦女的兇手。聶樹斌沉冤十年之間,聶父曾試圖自殺,二老因冤屈而死的兒子,傷心過度已變得異常衰老。

傅東飛還提到他最近報導過的摘取並販賣人體器官的事件。他說,實際上,中共摘取死刑犯的器官,然後賣給別人,這可以說不是新鮮事了,25年來一直是這樣幹的。傅東飛表示,他之所以講述這個真實的故事,是因為中國當權者正製造著成千上萬個殘酷和不公正的這類事件。聶樹斌及其父母的遭遇絕不是孤立的。中國的死刑執行是大規模的,每年處死8,000到10,000人。

傅東飛說,毫無疑問,那些來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人,將傾倒於中國的繁榮和現代化,他們甚至會說中國的發展超乎想像。但是,傅東飛表示他很想對這些人說,別忘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就像聶氏老人一樣,直到今日,他們仍然沒有基本的言論自由、公平審判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對毛澤東的評論
曹長青:中國非法器官移植的八大嫌疑
西方媒體觀察日本準首相安倍晉三
西方媒體看中國(第292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