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台北九日電)位於台灣東北部外海的日本與那國島,為了地方補助款問題與日本中央政府槓上並決定走自立路線,而自立的最大目的就是實現與台灣之間經貿為主流的「國境交流特區」構想。
與那國島想走自立自治路線,起因於日本政府推動稅制改革,五年來將地方稅刪除二十%,下年度的一般預算將再刪三成,同時刪除各主要產業漁業團體的補助款,導致島內財政窘迫。 島上曾發動一項是否與其他縣市合併的公投,結果一千三百七十八位選民當中,有六百零五人反對合併,三百二十七人贊成,其餘棄權。在堅持「一島一自治體」的原則之下,決定走自立路線。
去年二月在一場「自立願景會議」中,當地官員要求中央政府鋪設光纖網路以繁榮經濟,並藉此觀測海嘯等保障國土安全。生於與那國島,但在台灣生活過的「沖繩21戰略論壇」代表吉元政矩在會中指出,為了自立,全島應放眼台灣,重新評估領海、領空,以便開闢一條活路。 與那國島町隨後向日本政府提出「國境交流特區」的申請,希望開闢國際港,與締結姐妹市將屆25週年的花蓮市進行海上直航,但日本政府以「國際航路安全」為由駁回申請。島民認為這是不顧全島人民經濟生計。
上個月中旬,在町會議上有人建議應與台灣花蓮合作形成自由貿易特區,也有人建議發行特區護照或共通的貨幣等。下旬,外間町長曾經來台與花蓮市締結「災害互助協定」,同時互設「交流事務所」。 有關外傳與那國島上空大半是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一事,外間町長來台灣查證後才知是誤會一場。我國官員澄清,台灣是將與那國的周邊十二海浬畫在防空識別區之外,問題出在日本將防空識別區只設定在東京123度,也就是與那國東側三分之一處,使得與那國島上空有部分處於灰色地帶。
與那國島屬於沖繩縣八重山郡,面積二十九平方公里,人口極盛期有一萬五千人,目前約一千八百人。距沖繩島五百公里,距東京約兩千公里,距台灣僅一百一十公里。戰後,有關領土歸屬,曾引發「回歸日本」、「回歸台灣」、「獨立」等三大論爭,最後經島民公投決定歸屬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