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三日專電)菲律賓農業部今天宣佈,二零零五年農業成長值略優於百分之二。天候不佳,農業基金不足,加上基金發放時機不當,是農業成長未盡理想的原因。
農業部長龐義里南在一場記者會中表示,由於主要農耕區發生旱災及水災,災損三倍於前一年,使得稻米、玉米的產量分別下滑百分之二點三四及百分之二點三一。
他表示,即使整體農業成長只有百分之二,但已為菲國農業地區的經濟活動注入許多活力。
龐義里南說,農業部今年將在五十萬公頃的耕地種植雜交稻米,這將使今年的稻米產量大幅增加。此外,在維修全國灌溉系統之後,獲灌溉農地將自目前的八十四萬公頃增至約一百二十萬公頃。
他補充說,如果政府能夠多加掌握撥款時機,定能為佔全國人口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的鄉村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及更高的農產量。
根據農業部資料,農漁業產量佔菲律賓二零零四年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二十,相當於十二億披索,農漁業就業人口達一千一百四十萬人。
二零零四年,菲律賓農產品出口額為二十五億一千萬美元,於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四年間每年平均成長百分之十二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