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 雅梅報導)伍凡國際油价在高位基礎上再創新高,8月25日紐約期貨在亞洲市場創下每桶68美元記錄。華爾街知名券商高盛證券指出,未來五年紐約原油平均指標价格將維持每桶至少60美元。
今年以來,國際油价漲幅已超過50%,比兩年前的价格高出一倍。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因石油价格飆漲,很多民眾已開始減少開車和其他方面的支出。而中國廣東油荒已嚴重到造成當地救護車面臨無油可用的窘境。
由于需求直線上升,中國自身的石油天然气生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自1993年起,中國就已經成為一個石油淨進口國。据美國政府統計數据,2003年中國石油產品消費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即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平均每天消耗原油556万桶。美國EIA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每天要用掉至少1280万桶石油,其中940万桶要靠進口。目前中國進口的石油半數來自中東地區國家。
油价,已經成為套牢中國經濟的枷鎖。對此﹐著名政論家,知名人權活動家,現任《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分析高油時代中國的經濟前景。
前蘇聯的經濟規模曾經達到美國的70%,但突然崩潰了,原因在于單位GDP的資源消耗是美國的3到5倍。亞洲各國在增長很快的情況下突然遭遇危机,根本原因也在于經濟增長的粗放。而中國的粗放增長程度甚至高于前蘇聯和亞洲金融危机各國。
對此,伍凡先生說到:中國的能源浪費非常厲害。中國的能源浪費是日本的十倍。生產同樣一万塊美金的產品,或者十万塊美金的產品,中國要用的能源是日本的十倍,是美國的七倍。中國本身的石油能源那么緊缺,要依靠石油能源,從這個方向發展下去的話,跟日本人也好,美國人也好是拼不過的。蘇聯在上個世紀70年代 GDP最高達到美國的70%,可是它的模式跟中國不一樣,它主要的產品是軍工產品,重工業產品,它的生活產品,日用產品很少。所以它跟美國人搞軍事競賽,軍備競賽,結果輸掉了,把大批的能源、人力、資源全部消耗在軍備上面,結果就搞垮掉了。中國現在不走這條路,它不敢跟美國人搞軍備競賽,可是中國人的 GDP只有美國人的十分之一,或者是九分之一。現在消耗的能量是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而總產量,只有全世界GDP的4%,消耗能量是30%,這個非常不對稱不平衡。怎么樣去改變生產模式,和消耗能源的模式這是今后一個很大的方向,而中國現在共產党這些領導人,沒人去關心這些事,也沒有人去研究怎么樣改進,改善中國能源的消耗方式,或者是提高消耗能量的效率,根本沒人關,他只顧眼前,買得現貨我就去生產,顧我這一代就夠了,所以他子孫這一代,他根本就不想。所以中國根本就不要說跟日本人,跟美國人比了。你跟自己的子孫后代就成大問題,能不能長期這樣下去,非常非常大的問題,即便是東海石油,或者南海石油開采起來了,也是非常大的浪費。無論從效率上,從技術上一直是落后人家,根本就比不過這些國家的,更不要講超過了。就維持這樣非常肮臟的環境這么生產,是很可惜的。
据國家環保總局的資料,僅2003年,中國便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鐵礦石,27%的鋼材以及40%的水泥,而創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英國劍橋能源研究協會曾指出,中國能源需求量2000年至2004年間的增長占世界總增長的40%。另据計算,中國每公斤標准煤能源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為1.86美元,而日本為5.58美元,也就是說日本是中國的15.5倍。
油价,已經成為套牢中國經濟的枷鎖。而且這個枷鎖,就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被國際市場越念越緊。在高油時代,中國的經濟前景將如何?
伍凡先生分析說:中國的經濟前景我不看好。不看好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受制于它的生產模式。這個生產模式就是世界加工厂,不是世界工厂,是世界加工厂,并且是低層次的加工厂,中國自己沒有開發能力。中國高科技開發很低,就是中等產品的開發能力都很低,中國一直買外國的技術專利,一直是跟著人家后頭走。中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自己開發過不少東西,但是從文化大革命之后,這個路子斷掉了,自己不開發了。無論從汽車,飛机,火車交通運送等等,一直是買外國的技術專利,永遠是跟人家后頭走。并且是要用低層次的生產模式來養几億的農業工人,農民工人,用非常低的利潤推銷到外國去,賺很薄的利潤回來養中國的老百姓,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整個環境污染,水源破坏了,并且能源消耗非常高。這個生產模式已經保留20多年了,不改變這個生產模式,中國經濟不要說占世界多高的比例了,你現在花了20多年,才占了4%的比例。可是想想看,國民党最后撤退到台灣去,那個時候中國的總的生產量在全球的GDP產量超過4%,比現在高。大概那個時候是占6%的樣子。共產党經過60多年的統治,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發,引進了那么多的技術,結果總的產量才到4%,現在是在走下坡,不是往上走。
7 月份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据顯示,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產品价格中,燃料動力類、黑色金屬材料類、有色金屬材料類和化工原料類購進价格分別比去年同月上漲 15.6%、8.7%、14.5%和8.4%。其中,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漲31.4%,影響工業品出厂价格總水平上漲1.1個百分點。汽油、煤油和柴油出厂价格分別上漲22.5%、18.3%和20.1%。
石油如此,鐵礦石等其他資源亦如此,其結果好比突然間出現了一把巨大的剪刀,將下游產業的利潤大量向上游產業轉移。雖然當前工業增加值增長維持在16%的高位,企業效益卻出現明顯分化,相當一部分下游企業陷于增產不增收乃至賠本賺吆喝的“悲慘式增長”。
伍凡先生繼續分析說:關鍵的原因,中國總的生產方式,整個生產量,靠資金的投入、資源的投入、人力的投入,而不是靠科學技術,創造發明的投入,所以中國的經濟我就不看好,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能源模式一直是靠外來的能源,怎么能夠赶上呢,再加上中國的政治體系結构,造成了這么個經濟體系,培養了這么一大批官僚,養了那么多的貪官污吏,效率就非常低了,就不可能通過GDP的增長,并且是高利潤的GDP。現在中國的GDP是低利潤的GDP,并且GDP的總量也非常低,在撐著中國十几億人口,所以上去就非常困難。
擴大全球石油資源的開采和控制。作為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的馬六甲海峽,被美國及其盟友地控制,中國東海能源開發也受到日本阻撓,所以中國不得不考慮其他的石油來源。其中中亞將成為中國未來的重要能源來源,中石油、中石化加大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投資,進行石油開發和運輸管道建設,加強与俄羅斯石油能源合作,在全球范圍尋求開采石油資源,利用資本收購、控股國際石油巨頭,例如最近中海油進行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尤尼科的嘗試。
伍凡先生繼續說:中國土地雖然很大,可利用資源很少,現在中國要大量的進口資源,中國的資源利用率非常低,利用外國的礦石,能源,石油,現在最大的問題中國的水源,水不能進口啊,中國的水源污染已經超過50%了,中國很多地方河流根本不能喝了,你現在要喝,得打地下水,現在有的地方地下水都抽光了,所以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了。這都是制約了經濟的發展。這些問題呢,北京這些中共的領導人,都沒有下決心怎么樣治理,怎么樣改善,他們只顧眼前,顧自己這一代好日子,從25年來改革開放,空气污染,環境污染,水源污染,都造成今后經濟發展很大的瓶頸,所以我就不看好。再加上現在資金,貪污啊,逃跑啊,外流啊,資金窟窿那么大,現在要引進外國資金,要引進外國銀行的資金,今后經濟的發展要受到外國資金的制約,這是個很大的問題。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靠外國資金,靠外國的技術,靠外國的市場,形成非常畸形的奇特的世界加工厂,賺很低薄的利潤來養中國,所以經濟后力并不大。
油价居高不下引起印尼出現金融危机,香港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表示,由于原油市場供求不平衡,國際油价易升難跌,將成為全球經濟隱患。
最近,中國廣東遭遇嚴重“油荒”,廣州市并對汽油實行定量供應。据報,在廣州加油站排長隊的汽車要等上數小時之久,政府甚至派出數千名警察,到廣州市各加油站維持秩序,以防止司机為爭搶加油而大打出手。(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