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童的日常保健

標籤:

【大紀元9月28日訊】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兒童肥胖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憂慮。調查顯示,以下四種不良生活習慣 :不吃早餐、經常在餐館用餐、花費在電視機或電腦前時間太多、在學校午餐時偏好肉食而不是蔬菜等,容易導致兒童肥胖。因此,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對兒童至關重要。

調整和控制兒童:飲食飲食中應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熱量為原則,瘦肉、魚、豆腐、豆漿、蝦、肝等即可保證兒童充足的營養,又避免孩子過早、過頻出現饑餓感 ;每次進餐的順序,應該先吃些水果如蘋果、梨,養成進餐前喝些湯的習慣,副食多吃蔬菜,如白菜、芹菜、油菜和蘿蔔、黃瓜以便產生一定的飽腹感 ;適當減少食量,並先從主食減起,米飯、麵條、饅頭、玉米等主食要逐步減少,先減 1/4量,依次 1/3量、
1/2量。脂肪攝入量應嚴格控制,如油炸食品和肥肉等 ;土豆、白薯、糖、巧克力、甜飲料、甜點心、速食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果仁、肥肉、黃油等因含熱卡過高,兒童要少吃 ;香蕉、葡萄、橘子、西瓜等雖含有豐富營養素,但因含糖較多,兒童不應多吃。

多做有氧移位運動:運動既能消耗掉多餘熱能,又不損害兒童的生長發育,運動時必須身體移位,消耗大量氧氣,如騎車、跑步、跳繩、登樓梯、游泳等。運動項目的選擇及強度大小要合適,要注意兒童的疲勞承受程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合適,運動量過大,反而會增強食欲。心率應每分鐘達到 150次,每次 10- 30分鐘,一周至少鍛煉 4次。

糾正不良生活行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一定要控制,以 20分鐘,每日兩次為宜,對不喜歡去戶外運動兒童,應注意觀察興趣,巧妙安排並吸引他們樂於出去活動。

兒童進餐速度過快,食量會逐漸增加,要求養成細嚼慢嚥的進食習慣,以減少食入量。當兒童在生氣、不愉快時,不要養成以食欲滿足來解脫情緒習慣,應找一些有趣事情轉移不良情緒。糾正兒童經常吃甜點、糖塊、乾果、奶油類食品等高熱量零食的習慣,特別是晚餐後不要再吃零食。改變餐後立刻睡覺的習慣,最好先和兒童玩一會。
【中國食療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口腔衛生講座    牙醫許左龍強調牙齒不能刷  按摩才是訣竅
首屆「法拉盛健康保健展示會」受歡迎
吃保健食品又吃藥  小心劑量重複過量
外食族保健康 不妨多吃粗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