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一日電)由於工程進度超前,中國長江三峽大壩可望提前於明年完工。三峽總公司透露,總體工程工期可望縮短一年,節省兩百多億元人民幣工程款。
重慶晚報今天引述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說,由於發電機安裝順利,工程進度全面超前,預計大壩土建部分能在明年全部完工。此外,原定明年投產的左岸十四台發電機組也將提前於今年九月十五日全部投產,因此多發的七百多億度電將增加約一百五十億元收入。
報導指出,三峽工程原計劃總投資兩千零三十九億元,現在估計只需要一千八百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的一千兩百一十六億元中,包括三峽基金五百三十億元、開發銀行貸款三百零二億元、利用外資七十七億元,其他還有來自於企業債券等來源。
曹廣晶說明,三峽工程投資節省兩百多億元的原因在於開工時採取創新的項目法人制,由三峽總公司承擔三峽工程的一切責任,負責修建、管理、償還貸款等。
他說,項目法人制改變了過去先由某公司建設再由某公司管理的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杜絕鋪張浪費。其次,在建設過程中全面引入招投標制度、監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度,這些競爭促使預算嚴格編列,以此節約資金。
全長兩千三百多公尺的三峽大壩,目前已有一千六百多公尺修到一百八十五公尺高度,剩餘六百六十多公尺的缺口正在加緊施工,即將安裝的十二台發電機預計於二零零八年全部發電,以標誌三峽總工程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