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紡品第4輪磋商破裂

中國紡織商因配額糾紛「陷入絕境」

標籤: ,

【大紀元9月1日訊】中美就解決中國紡織品進口糾紛進行2天高級別的「閉門會議」周三(8月31日)結束,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在雙方談判前,經過前3輪磋商,中方專家就已預知,這次磋商並不樂觀。同時,中國與歐盟的紡織品積壓海關危機談判也沒有取得結果。

就在中美、中歐紡織品配額糾紛談判如火如荼的時候,中國商人卻陷入收不到貨款、工人大批離去的絕境。

上海富東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夏振華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石容採訪時表示,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定進口限額的做法,對中國紡織品生產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

始料未及

夏振華副總裁說,中國紡織企業,特別是生產性企業受到重創。他們經常生產的主要品種都被列在禁運、配額限制之內。這些產品不能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

據他介紹,中國廠家開始時不太相信會面臨今天的困境,因為中國入世,以及美國和歐盟的反應,使中國業界一片樂觀,認為協議達成,問題已經解決。

他說,中國出口企業在歐美的合作方也認為沒有配額和禁運的問題,歐洲紡織服裝進口商將大量訂單發往中國,導致配額被迅速用完,大量超出配額的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共有約8000萬件積壓在歐洲各港口,無法入關。

現在中國貨物卡關,歐盟和美國的經銷商和進口商拿不到貨,中國企業拿不到貨款。

中國企業埋單?

在進出口貿易中,雙方同意美國進口商在到貨後一周或者一個月後向中方付款。中國對歐洲廠商則使用信用證較多。

所以歐美商人在這次貿易爭端中承受損失不大,但是中國企業拿不到付款,無法獲得下一步的生產資金。

中國企業也拿不到訂單,員工面臨生存問題,工廠不開工,工人自然大量流失。

陷入絕境

所以夏振華說,中國廠商面臨的不是裁員問題,而且是被逼陷入絕境。

他表示,他們那樣的企業希望中美、中歐之間能夠達成協議,對方的進口商、收購商能夠繼續放一些生產量給中國製造商,讓中國製造商過得去,把生產維持下去。

他說中國廠商需要心理準備過程,限額禁運不要來得太突然,至少給他們一個準備時間,而且配額也不能突然放得這麼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菲特很節儉 但認為三件事值得去「揮霍」
金價超3300美元 現在入手黃金還有意義嗎
從「破碎女孩」到億萬富翁 美國女子逆轉人生
川普加速核准10項礦產計劃 強化美供應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