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針對中國與印度政府均有建立邊境自由貿易區共識,印度最大的商會「印度工商聯合會」最近發佈研究報告指出,印度產業界認為目前與中國談論自由貿易協定為時過早,暗示政府應該踩剎車。
香港商報今天引述報告稱,印度和中國目前在經濟發展和改革方面處於不同的水平。印度受制於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缺乏靈活性的勞動力市場、昂貴的能源及交易成本、過高的利率等等。而中國在上述方面擁有優勢,並且擁有強大的製造業。
印度工商聯合會主席康瓦爾曾表示,開放市場前,中印雙方必須先做很多內部努力,要互相增加透明度,而這也是目前雙方最大的障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夏義善表示,印度輿論的憂慮是自然的,但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兩國的分歧正越來越少,合作成為主要話題。
然而,短期內建立中印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仍將難實現。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官員日前表示,中印自由貿易協議的有關工作尚處初級階段,中國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評估,然後再決定是否簽訂,「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兩年」。
儘管中印共建自由貿易區仍在研議階段,而且為時尚早,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自由貿易區對提供貿易、投資便利,深具意義。
分析人士預測,到今年底,中印雙方貿易額將達到一百零四億六千五百萬美元,已經超過雙方領導人提出的一百億美元的目標。到二零一零年,更將達到兩百九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