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途:國鐵改革—中共為何走回頭路(八)

改革開放中的黑洞之八

華途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 最近,中國鐵路又推出了“新一輪”改革,就是撤銷了全國56個分局一級機構(相當於局一級管理層次),由原來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總公司)和站段四級管理改為由鐵路局直接管理基層站段的三級管理,據說這樣改革有“幾個有利於”云云。

不知內情的人們以為此舉是中國鐵路的深化改革,其實中共這種不斷變換招牌、換湯不換藥的改革遊戲在中鐵史上已經不下五次了,這次所謂“重大舉措”其實是在走回頭路,回到了中共執政初期的1949年的鐵路機構體制。

1949年,內戰尚在繼續,當時全國鐵路設立11個鐵路局,站段就是由鐵路局直接領導,便於“集中”管理。

1950年11月,為了刺激地方經濟,增設了一級完整的管理分局,使管理層次由鐵道部、鐵路局、站段三級,變為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站段四級,鐵路局由九個增加到15個。

1958年1月,鐵路分局又被正式撤銷,鐵路又由四級管理變為三級管理。

同年4 月,鐵道部又根據中央的指示,為了適應各省、區建立獨立完整經濟體系的要求,決定:一個省建立一個鐵路局,這樣全國由15個鐵路局一下子猛增到29個。

1961年1 月,又根據中共“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又撤銷了12個鐵路局,重新建立了分局一級機構。

以後又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的軍事管制,幾經合、分、劃、轉,全國鐵路運輸系統從1983年前的20個鐵路局、62個分局變為12個鐵路局,56個分局。今年的這次調整改革,增加了武漢、西安、太原3 個鐵路局,變為15個鐵路局,56個分局取消後,由鐵路局直管站段。

從上面簡要的回顧中,清楚的看出,中共56年對鐵路的管理,名義上調整呀,改革呀,翻來覆出,變來變去的,實際上都是圍繞由中央集權管理還是地方分權管理這一要害問題上而展開。

如1950年4 月由中蘇兩國共同組成的中國長春鐵路公司(簡稱中長路),其管理體制實行的是廠長負責制,最高權力機關是中蘇合辦的公司理事會,企業中黨政是分不開的,黨組織只對政治運動和工會、共青團實行領導,而不干預行政首長的業務和管理工作。中共發現黨對“中長路”是失控的,當1952年蘇方根據協定將中長路無償交給中方後,中共立即調整機構佈局,在全國設立15個鐵路局,並強化鐵道部和鐵路局兩級管理,分局僅僅作為只具生產功能的運輸分局。

又如1961年貫徹中央“八字”方針,鐵路不但糾正了“一省一局”的地方分權行政體制,而且於2月4日中央批准鐵道部和鐵路各級組織,從上到下建立起政治工作部門,鐵道部黨組相應的改為黨委,在所謂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方面,鐵道部黨委和政治部同中央局、省(市)、自治區黨委對鐵道局、分局實行雙重領導,以鐵道部黨委和政治部為主,鐵路局黨委和政治部對所屬單位和黨委和政治部門實行垂直領導。

至今,鐵道部仍保留了政治部,是全國各行業中唯一保持政治部的行業,各鐵路局的政治部門龐大齊全,機構林立,僅宣傳部(處、科)在一個局機關大院內就有八個,即黨委宣傳部、工會宣教部、紀委宣教處、團委宣傳部、公、檢、法院宣傳處(科),老幹宣傳科。這樣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中共對鐵路的控制是不惜血本,其嚴控程度是超過其他行業和部門的。

中共對鐵路如此嚴控,是為了基於對政治、軍事的考慮,維護一黨專制。大家知道,鐵路作為一個特殊的壟斷行業,無論在戰爭及和平時期都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中共概括其性質為“高、大、半”即高度集中、大聯動機、半軍事化。所以,在戰爭年代它專門破壞日本人和國統區內的鐵路,執政後它寧可全行業虧損也不放權搞活,將控制權緊緊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共總結了自己在幾十年生存鬥爭的經驗教訓,因而將鐵路視為在中國附體與吸血的大動脈,其政治、軍事意義遠在公共交通和市場經濟意義之上,特別是今年以來,它在寄生的中華大地上遇到了空前的生存大危機,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使它本能地收緊了對軍隊、員警、鐵路以及媒體等的控制,必要時將以“武力”挾持中國民眾和全世界,以圖最後一蹦,苟延殘喘。因而在當前這一特定時期,中共邪靈就表現出許多不太正常的“非人” 的舉動,包括上述的以改革為名,收緊鐵路的控制權在內。

這就是中共官僚腐敗集團逆天意民心而走回頭路的真正原因。

警惕呀,正在被挾持的中國同胞們!

2005-8-30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華途: 中共“改革開放”是出路還是死路(一)
華途:  貪腐不治之症   根在體制
華途:中共股市又在制造新的黑市(二)
華途:醫改就是敲老百姓竹槓(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