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智小撇步 防止居家鼠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二日電)神出鬼沒、破壞力超強,經常咬壞家俱和衣物的老鼠,總是給民眾帶來莫大的生活困擾。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醒民眾,如果在家中發現老鼠蹤跡,就得準備開始與鼠輩「鬥智」,展開捕鼠行動,也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

根據研究,老鼠喜歡在夜間活動,尤其以黃昏和清晨最為頻繁,如果民眾在家中的抽屜、櫥櫃及台階下,常可發現散佈小條粒狀的鼠糞、鼠尿及如魚刺、骨頭、果殼等食物殘渣,就可以判斷已有老鼠出沒了。

環保署表示,以殺鼠劑毒餌毒殺老鼠,是目前最常用的鼠害防除方法,目前的殺鼠劑大多為改良型、緩效性的抗凝血劑,老鼠只要取食一次口服劑量,在食後二至三天,毒性才會開始發作,體內出血,且無痛苦地如睡眠般的死亡,由於中毒症狀溫和,其它鼠隻較不易察覺,所以不會產生老鼠忌食或警戒現象。

施放殺鼠劑毒餌前,環保署建議,民眾最好要將所有的食物收拾乾淨,包括垃圾、廚餘及餿水都要密封、加蓋,使老鼠無處取食,逼不得已前來就食毒餌;施放殺鼠劑毒餌、捕鼠器或黏鼠板時,也要依照老鼠喜歡沿牆角行走的特性來擺放,尤其是牆角拐彎處,最容易為老鼠所接受。

環保署強調,防鼠的根本之道還是要徹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而防鼠工作的三不原則,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例如居家門戶上、下縫隙不要超過一公分,必要時加木條或金屬板阻檔,以防範老鼠的入侵;經常整理居家環境,不讓老鼠有棲息場所;垃圾筒內也不要留有可吃的食物,以免成為老鼠的食物。

相關新聞
低價高報酬 套房投資熱
香港輿論呼籲當局徹底防堵食品監督漏洞
學者:北京對馬英九反共立場心存疑慮
廣東發布傳染病監測方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