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在中國大陸吉林大學北門外,有個生意興隆的特色食品區,這裡的業者大都來自外地,因為牽掛孩子唸書,不遠千里前來打工兼陪讀,形成一支壯觀的「陪公子(主)唸書團」。
中國青年報報導,這些打工兼陪讀的家長大都來自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孩子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使他們感到沉重的壓力,加上放心不下他們獨自上大學,索性跟孩子一起來到學校,既可天天看得到孩子,還可以賺錢。這這些家長有的在學校周邊擺食品攤,有的修自行車、修鞋,還有的在學校做後勤工作人員。
報導說,中國社會在各種升學考試的壓力下,不斷有父母加入陪讀行列,小學、中學和大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父母陪讀現象。但對於絕大多數大學生而言,他們並不喜歡家長的這種關愛形式,甚至對此有些反感。
針對這種現象,許多老師認為,有少部分學生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太差,遲遲適應不了大學生活,家長陪讀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應該把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引導,讓他們學會獨立而不是越來越依賴。
報導說,陪讀父母和孩子之間要達成良好的溝通,找到真正有效的教育、關愛孩子的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