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開先鋒 飛碟球有潛力

人氣 84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明禮╱台北報導〕台灣娘子軍在世界盃保齡球錦標賽傳回捷報,原本門可羅雀的保齡球協會頓時門庭若市,賀電不斷,秘書長王有仁表示,這證明飛碟球還是很有威力。

王有仁也認為,這次世界盃優異的表現,將為低迷已久的保齡球運動注入一針強心劑,也鼓舞許多半退休的選手重新再出發。

自一九九一年世界盃,「飛碟王」馬英傑以一手神乎其技的飛碟球風靡全球後,也帶動台灣保齡球運動第一波熱潮,在十年前全盛時期,國內保齡球館高達五百多家,球道超過一萬道,即使每局費用高達一百五十元,仍有人排隊等著上場。

但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保齡球館因擴張過快,也面臨經營不善歇業的危機,現在全省大約只剩六十家球館,球道也縮減為一千兩百多道,有時候每局降到十元仍乏人問津,保齡球運動走進最寒冷的冬天。

保齡球館一家一家關,選手沒了出路,只好轉行做別的,不管質與量都大不如前,加上台灣自創的飛碟球已被各國破解,台灣在國際賽的成績也大幅衰退,從1998年曼谷亞運的六金、二銀、三銅,到釜山亞運一金難求,只獲得一銀、四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王有仁表示,這次世界盃的空前勝利,對國內保齡球界是一大鼓舞,證明只要認真研究,飛碟球仍大有可為,許多半退隱的好手,一定會重出江湖。

另外,隨著媒體的推波助瀾,也會刺激更多年輕人投入保齡球運動,保齡球恢復昔日榮景似乎已出現一道曙光。

新聞辭典-飛碟球

飛碟球俗稱「sibala」,是台灣球員自創的球路,顧名思義,就是打法像在擲骰子一樣。

飛碟球其實是一種變形的直球,但與直球或曲球有極大不同。主要是在球出手時,靠手指旋轉,讓球雖然直線滾動,但球體本身旋轉,形成超強破壞力,使瓶與瓶互相碰撞,造成更大的擊倒效果。由於球在行進時如同飛碟一般旋轉,因此稱為「飛碟球」。

東方人體型較小,不像西方人孔武有力,飛碟球的發明,是以「小力道」造成「大破壞」的技術,是一種「以小搏大」且效果極佳的技術,非常適合東方球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海華盃菲華青年保齡球賽在馬尼拉揭幕
《世運會》保齡球混雙 台灣暫居第四
世界杯女子保齡球賽 中華隊三人組摘金
世界盃保齡球賽  中華娘子軍勇奪團體冠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