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王錦時╱綜合13日外電報導〕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週五連續第5天刷新紀錄,盤中最高達每桶67.1美元的歷史新高,並再創66.86美元的收盤新天價,主要為市場預期,燃油需求將超過供給。
美國至少有14座煉油廠自7月20日以來陸續停工,使得市場對燃油供應不足的顧慮日益升高。
為了因應夏季的汽油需求尖峰期,美國的煉油業者前週動用了95%的產能。
由於老油田產量持續下滑,業者也無法採取適當的彌補行動,使得今年以來,油價漲幅已高達53%。
花旗集團駐休士頓的分析師古柏說:「市場擔心燃油的供應已經到頂,市場需求仍然強勁,但是卻有不少煉油廠停擺。煉油廠每年難免都會出狀況,但是今年出問題的頻率似乎比往年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上週五收盤時,9月原油期貨每桶勁揚1.06美元,漲幅1.6%,達到66.86美元。
上週油價上漲7.3%,目前油價也比去年同期高出47%。
9月汽油期貨每加侖上揚5.5美分,漲幅2.8%,以2.0048美元作收,也是收盤新天價,盤中並創下2.014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取暖用油9月期貨上漲0.7美分,以每加侖1.9055美元的天價作收。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上週五收盤時,布蘭特原油9月期貨每桶大漲1.07美元,漲幅1.6%,達66.45美元,也是該品級原油的最高收盤價,盤中並創下66.77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高油價 衝擊全球經濟
〔編譯王錦時╱綜合13日外電報導〕國際油價上週連番打破新高紀錄,飆漲速度為歷來所僅見,全球各國經濟均面臨高油價的衝擊。
美國6月份貿易逆差即因油價突破60美元大關而增加不少,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經濟成長也因高油價而下降。
美國商務部上週五公佈,美國6月份貿易逆差上升至588億美元,油價突破每桶60美元大關,增加美國煉油業者進口原油成本是主要因素之一。
美國6月份原油進口總金額為146億美元,高於5月的137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長史諾說:「油價漲到這個地步,大家都不喜歡。油價上漲會阻礙經濟成長,對景氣造成的衝擊程度,我估計大概會影響國內生產毛額0.3%到0.6%。」
歐洲第3大經濟體法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僅有0.1%,不但低於第1季的0.4%,也低於彭博社預估的0.2%,主要即是因為油價飆漲及對失業的擔心,抑制民間支出。
Natexis Banquespulaires首席經濟專家道亞提說:「歐元升值及油價高漲是經濟成長的主要風險,我們必須保持十分審慎的態度,因為復甦仍然相當脆弱。」
德國第2季經濟也停滯不前,原因也是油價飆漲,以及失業率接近第2次大戰以來的最高水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