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可能加強在伊拉克反恐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歐洲與美國上一次遭到伊斯蘭恐怖攻擊考驗時的反應不一,有些國家選擇按兵不動,而在馬德里火車爆炸案後選出的西班牙新政府則宣布自伊拉克撤軍,正好稱了恐怖份子的心意,但遭到攻擊的文明國家基本上都不願意加高賭注。

據國際前鋒論壇報指出,此次恐怖份子刻意選擇八國集團高峰會召開當天發動倫敦連環爆炸案,假如在蘇格蘭開會的各國領袖只依照國際會議慣例僅止於發表口頭譴責聲明後就打道回府,恐怕無法平息眾怒。各國領袖在高峰會中的決議不但必須展現打擊恐怖主義的一致決心,可能也要展現美英兩國進一步投入伊拉克戰事的意願。

伊拉克與美國乃是關鍵所在,因為最令伊斯蘭恐怖份子深惡痛絕的,就是布什政府所主張把民主制度擴及全球並重塑中東政治面貌的政策。如今倫敦發生爆炸案,布什若在要向全球表明恐怖主義不可能勝利,最能令人信服的回應就是宣布美國將大幅增加駐伊美軍規模,以對付伊境無日無之的恐怖暴行。

一名前布什政府安全政策官員表示,假如美國態度模稜兩可,看似只想便宜解決伊拉克問題,那麼美國就很難說服更多歐洲國家參與對付恐怖威脅。

這名前官員認為,美國應儘快派遣更多部隊至伊拉克,向盟國說明這不僅是場反恐戰爭,而且是打擊恐怖份子的戰爭,並主張伊拉克問題是除了派中下階層志願役士兵赴伊以外,還是值得投注更多心力的世代目標,雖然歐洲一定有人會視美國為危險的盟友,不過歐美共同的敵人更加危險。在目前情況下,假如布什準備強化美國在伊打擊恐怖主義角色,美國就可再次要求八國集團盟國在金錢及公民自由方面作出更多犧牲。

在9月大選中預料將遭保守黨擊敗的德國總理施若德恐怕已無法逆轉德國反對出兵伊拉克的立場,不過國內人氣直落,未來兩年可能得當跛腳總統的法國總統席哈克卻可利用這個機會展現與英美一致堅強反恐的決心,不但讓法國從原本只關心自身問題的沒落國家搖身變為全球政壇的要角,同時也可改善席哈克自身的處境。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美國檢討兩場戰爭戰略 加強反恐
美政府統計去年全球發生3192件恐怖攻擊事件
美拒絕制定從烏吉撤軍時間表
倫敦地鐵爆炸  義召開會議籲歐盟合作反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