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近年坊間出現越來越多「健髮中心」,不少民眾花費數萬元健髮,卻未必能「換」回一頭茂密頭髮。醫師表示,並非所有禿髮類型都能借助頭皮清潔與護理來「健髮」,民眾有嚴重落髮問題時,最好先經由醫師診斷,以免花錢當冤大頭。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趙昭明引述一項國內調查指出,台灣可能有高達六十二萬名男性遭受落髮問題困擾,但真正接受醫師治療者卻不到十萬人。有不少患者寧願到坊間「健髮中心」、「生髮中心」,短短三個月花上七、八萬元健髮,卻不願到醫院治療。事實上,這些地方或許可以幫助去除一些對頭皮不良的外在因子,但對於體質性的落髮像雄性禿等,卻不能讓患者再生新髮。
要治療禿髮,必須先了解掉髮成因,常見造成掉頭髮的原因包括雄性禿、感染,或是因為壓力等不明因素造成圓禿。
如果是感染造成的禿髮,通常伴隨有癢感、毛囊炎及刺痛等症狀﹔若是雄性禿,則通常有家族史及髮際線呈現「M字」後退等典型症狀。
至於俗稱鬼剃頭的「圓禿」,多半與壓力有關,但也有不明成因者,且有時這種圓禿掉髮的面積也可能非常廣,有人是半個頭,甚至滿頭的頭髮沒多久就掉光。
此外,像是很多人經常使用髮膠、定型劑或是經常染燙頭髮、熬夜,甚至是安全帽戴太久等,對頭皮都是不利因子,容易增加掉頭髮的機會。
趙昭明表示,了解掉髮成因後,便可以對症治療。除了藥物之外,民眾平時也應該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飲食不要過鹹、油膩或是辛辣,吹風機別調太熱,洗髮時,避免用力抓,梳頭時,也要避免用「梳齒」過尖的梳子﹔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現有落髮問題,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醫療服務,一般的治禿偏方可能有保養頭髮和抑制落髮的效果,但增髮效果不佳,還是少用為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