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飲食外,多注意其他許多生活起居的細節也可幫助我們平安度過漫漫長夏。夏日的酷熱使人容易疲勞,常有昏昏欲睡之感,如果在夜裡能好好睡一覺,則可使白天的精神較為振奮。
一、怎麼睡好覺?
入睡時身體處於放鬆散狀態,扺抗力較弱,病邪也容易入侵,所以除了能睡好覺還須要注
意一些小細節。
1.睡前溫水沖澡: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不要洗冷水澡。因為你的身體會在涼水澡後產生更多的熱量以彌補沖澡時失去的熱量,此時你會感覺更熱。
2.睡覺最好穿上睡衣: 夏日穿睡衣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時還可以防止受涼。雖然是夏天,肚子受了涼,也會引起腹瀉。因為雖然皮膚上的溫度不斷變化,以保持身體的恒溫,但人體的腹部和胸部的皮膚溫度幾乎固定不變,所以即使是熱得難以入睡的晚上,也常有不少人因受涼發生腹痛、腹瀉。
3.不在戶外露宿:有人喜歡在屋外乘涼,晚上乾脆露宿。殊不知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此時如果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等疾病。戶外又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4.用易吸汗和散熱的寢具:注意合成纖維的寢具反會積累熱量。
5.宜午睡:中午小睡20分鐘可減輕疲勞感,但須注意一點– 不要趴在桌上睡:
不少人喜歡趴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小睡,雖然能恢復精神,但卻在無形中對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有人的肩痛、手臂酸痛等問題就可能跟用胳膊當枕頭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加以注意,長此以往就會演變成神經麻痹。因此正確的午睡方式應儘量躺著而不要用趴著。
二、忌室內澆水降溫
為達到降溫之目的有人在室內地面澆水,其實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水分的蒸發,要依賴空氣的流通。一般室內的通風條件比室外要差得多,室內空氣流 通受阻,水分無法向外散發而滯留在空氣中,使室內濕度增大,人們感到更加悶熱難當。而且室內地面上的細菌和塵埃隨著水分飄浮在空氣中,造成空氣比澆水前更渾濁,對人身體十分不利。所以有的居室通風條件好,可用濕拖把擠幹後擦擦地板,並打開門窗,儘量使空氣流通,或開開電風扇,以助空氣流通。
三、電風扇怎麼吹?
風扇病:主要症狀是出現打噴嚏、頭痛、頭昏、腿酸手軟、全身不適、食欲下降,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吹風扇時,會出現靠近風扇一側處汗水蒸發快,表面溫度下降而使血管收縮;而另一側皮膚表面溫度會仍較高,血管處於膨脹狀態,這種狀況維持久了會破壞人體的平衡,從而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甚至引發冠心病、中風、心肌梗死等症,還會誘發面部神經麻痹等症。
1. 不讓風速過快:由於風扇轉速是恒穩的,使氣流和振動按固定的頻率進行,所以不如自然風溫和。
2.不宜直接吹向人體:送風從多個側面為好,而且要換方向吹。
3.不宜吹太長時間:電風扇還會產生“迴旋風”,這種風對人的耳膜有震顫作用,吹得時間長了,會使人感到疲倦 。
4.大汗淋漓時不要吹風扇:大量流汗時毛孔大大開放,寒邪乘虛而入。應先將汗擦乾,先吹微風。@(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