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5年7月14日華盛頓報導)美對中貿易赤字5月份持續上升,達到158億美元。中國學者認為,中國適時調整人民幣匯率,美國擴大其優勢產品的出口等措施,可以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
美國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字表明,美國今年頭5個月對中國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6%,但是美對中貿易赤字在紡織和服裝進口增加了12.8%的推動下,從4月份的147億美元,上升到5月份的158億美元,為去年11月以來增長幅度最多的一個月。
分析人士指出,美中貿易逆差今年頭5個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總計達到725億美元。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美中貿易到2005年底將躍升到2200億美元,比去年創記錄的1620億美元上漲34%。
*美企業界指人民幣被低估*
由美國工業界、農業界、服務業、勞工組織組成的“中國貨幣聯盟”發言人表示:“得到補貼的中國貨幣正在大批扼殺美國的製造業,我們每個月蒙受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商品的衝擊,我們製造業的工作越來越少。”
“中國貨幣聯盟”認為,中國人民幣匯率持續低估,給美國經濟、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造成負擔。據統計,美國製造業從2001年以來,已經總共流失了290萬個工作機會。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貿易系主任唐宜紅教授說,中美貿易順差有多方面的原因,轉口貿易以及進出口貿易量的不同統計方法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唐宜紅說:“中美貿易順差,或者美中貿易逆差這個問題實際上還要考慮到一個出口的問題。如果美國把它具有優勢的產品大量出口中國,很多產品中國還是需要的,尤其是高科技產品,包括軍事產品。但是美國對這樣的產品出口有比較嚴格的限制。所以這樣的話顯得貿易逆差的問題更嚴重。不僅是美國人穿了中國的多少雙鞋子,穿了多少件中國的衣服,也有雙方的貿易政策、貿易統計、貿易方式等各方面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甚麼中國出口很多了,所以出現了貿易逆差。”
*中美貿易順差加大人民幣壓力*
唐宜紅教授說,中美貿易順差的擴大,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會相應地加大:“順差比較大的話,(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當然更大一些。由於(人民幣)貶值,所以你東西賣的很便宜。所以你出口很多。導致的結果,他們認為完全是由於中方低估了人民幣匯率。”
唐宜紅指出,中國政府一直在對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和調整。不過,她強調,人民幣升值與否牽涉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中國不會迫於外界的壓力去調整匯率。她認為,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政策上正在探討一個更合理的機制,以減少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磨擦,縮小中美貿易的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