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4日訊】(亞洲時報記者張小炳7月13日撰文)香港—中國近日舉行大型活動,紀念十五世紀明代朝廷特使鄭和七下西洋。香港作為中國特區,也十分政治正確地舉行了一個研究會。不幸的是,負責香港文化政策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卻引用了一項極具爭議性的研究材料,就連中國國內的文章也指“在中國國內卻沒有人相信有關研究”。
何志平今日(七月十三日)出席在香港大學舉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禮時致辭聲稱:世界對鄭和的興趣再度燃起,是因為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的實證研究。何志平又稱:孟席斯“憑著科學推斷和實地考察,以優秀的觀察力,多方面證明鄭和曾經航經好望角,直達美洲,經過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何志平又認為:孟席斯先生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出版之後,“震驚世界學壇”。
翻查資料,不難發現孟席斯所謂“震驚世界學壇”,原來是因為不少學者並不認同他的觀點和研究方法。據中國北京市委官方網站千龍網5月26日報道,在中國國內卻沒有人相信他(孟席斯)的研究。報道引述中國國內明史學會指出,孟席斯先生所用的一些證據並不確鑿。在書中,孟席斯先生提到哥倫布發現美洲時,使用的一張具有經緯度的航海圖,是出自鄭和之手,但是,根據中國歷史學家的研究,鄭和時期的中國地圖是沒有經緯度的。另外,書中所說的在加拿大發現的中國城堡也沒有得到考古學和文獻學上的確認。所以,關於鄭和是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這個觀點還不能最終確定。
該文又引述不具名的中國學者婉轉地指出:“是不是主流的觀點不要緊”。
活在十五世紀的鄭和是中國明朝內宮的一名太監。作為回教教徒的鄭和,曾七下西洋,持續達28年之久。據成文史料記載,鄭和率領的船隊在28年裏到達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足跡遍佈東南亞、南亞、中東和非洲沿岸。
2005年是鄭和第一次出海的600周年,適逢中國經歷市場改革後漸漸崛起,中國再次在國際社會上活躍起來,加上中國資源匱乏,亟需海洋資源的開發;就連中國海軍,近年也有人提出走出海洋的大方向。就在這背景下,鄭和下西洋的紀念活動特別備受矚目。
在中國中央政府的主旋律下,本來港官在“政治正確”的方向引用學術資料“丟丟書包”也無妨;但若然引用結論引起爭議的研究結果,拍馬屁拍到馬蹄不打緊,丟了香港人的臉就不太好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