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馮亦寧/台北報導
攝影/記者陳建宏
吃涼麵的方法大約從唐朝開始,老祖宗將熱麵浸過冰涼的井水,加些生料製成涼麵的吃法,這種「過水麵」也稱「冷掏」,杜甫曾形容這種滋味是:經齒冷於雪。醬汁跟麵底一樣重要,且富於多樣變化,兩者之間比例拿捏就能產生無窮滋味。還沒吃呢!光看著涼麵就讓人暑氣全消。不獨獨是台灣人愛吃涼麵,這口味傳到世界各地有了變化,但萬變不離其衷,多以圓麵或白麵的滾水後冰鎮,待麵條產生彈牙的好Q度,才好吃。這其中又以氣候悶熱的亞熱帶最流行這種吃法,日本的蕎麥麵、韓國冷麵、新加坡鮮蝦涼麵、曼谷海鮮涼麵都是當地最流行的夏麵。
涼快夏麵
自己動手做
市售涼麵品質令你不放心?其實涼麵料理只要搞對麵底與醬料,一道爽口的涼麵就完成了!
我們請中和福朋喜來登中餐主廚黃盛發、晶華酒店日籍行政主廚大野勝也,示範三道亞洲夏麵,所有材料都能在超級市場買得到,怎麼做?看看達人怎麼說!
台灣涼麵
推薦麵底︰番茄麵、綠藻麵、養生麵
配料︰小黃瓜、紅蘿蔔、煎蛋皮、叉燒肉
醬汁︰芝麻醬、花生粉、白砂糖、白醋、白開水
福朋喜來登中餐主廚黃盛發認為台式的涼麵最容易和油麵混淆,買的時候要注意,涼麵粗細與油麵不同,此外,若是製麵時含鹼過多,麵條就會發得太過,外觀容易較粗。大野勝也則乾脆以養生角度切入,建議可用番茄麵、有機綠藻麵代替。
做法上,台式涼麵就是一般熟知以白麵燙過加上生料攪拌來吃的涼拌麵,台式涼麵喜用花生粉調味。這是台式涼麵最特殊之處。黃盛發特別提醒,製作醬汁的時候,兩者皆以芝麻醬為底,不過市售的芝麻醬大多如麥芽糖般容易凝成一大團,他建議可用雞高湯稀釋,然後在裡頭加入鹽、爆香的蒜末、或者少許辣醬油調味。「辣為百味之王」,少許的刺激或許更能帶來開胃的效果。
日本明太子
蕎麥冷麵
推薦麵底:日本星野‧信州蕎麥麵。
配料︰山藥泥、明太子(辣味鱈魚卵,一定要認明九州博多產地 )、小黃瓜、煎蛋皮、蔥花、海帶芽、草蝦、生鮪魚
醬汁︰柴魚醬油、清酒、水
講起蕎麥麵的滋味,大野勝也表示,蕎麥麵冷、熱都有,日本的蕎麥花風味獨特,帶著淺淺的香味,口感非常不同。大野勝也說,日式蕎麥麵作法簡單,主要分為麵及醬汁兩個部分。
麵一定要使用日本進口的蕎麥麵,大野勝也強調,因為台灣沒有製造新鮮蕎麥麵的製麵廠,所以只能買到乾燥蕎麥麵。挑選時,麵條粗細、價格沒有多大影響,重點在彈性掌握,滾水煮約5~6分鐘後取出泡冰水冷卻,要注意冰水不要泡太久,水分一定要瀝乾,麵條就會既 Q又帶著蕎麥花香。
醬汁則以鰹魚高湯做底,並將柴魚醬油與水以1:1比例調和。大野主廚也提供了私房作法,把明太子加在磨碎的山藥泥當中,然後放上一小撮海苔,就能添些醇厚滋味,咀嚼時明太子還會帶來脆脆的口感,吃起來的層次與豐富性也會跟著加分。再豪華一點,還可以加上兩片鮪魚生魚片,感受會更滑順美妙。
韓風辣味涼麵
推薦麵底:韓國咸興式冷麵,平壤式冷麵,可用雞蛋麵替代。
配料︰小黃瓜、紅蘿蔔、豆芽菜、沙朗牛排
醬汁︰醬油、泡菜、辣椒醬、香油、蒜泥、白芝麻、白醋、砂糖
韓國人嗜辣,雖然冷麵冰涼酸甜,但放的辣椒和泡菜可一點也不含糊。韓國的冷麵有兩種:水冷麵跟拌冷麵,兩者皆在麵上加了肉類、蔬菜及水煮蛋,只不過水冷麵是泡在放了冰塊的涼水裡,拌冷麵則加上一大匙辣椒醬。道地的韓國口味吃起來,既酸又辣,這麼說吧,就連冰塊彷彿都變辣了!韓國冷麵有使用蕎麥麵的平壤式冷麵,也有以馬鈴薯為主的咸興式冷麵,這兩種韓國麵條在台灣一般超市不容易見到,唯坊間韓國料理店「韓二味」可買到這兩種麵條。
為了讓韓國冷麵更貼近國人口味,大野勝也發揮了創意,他想到韓國人吃烤肉的時候大多喜歡包著美生菜,因此把拌冷麵同樣用美生菜包起來,這樣一來,麻中帶辣的口感就能被新鮮多汁的美生菜中和,吃起來又多了一份健康與清爽。
大野勝也說,咸興式冷麵可以在少數超市買得到,不過由於口感較硬,頗帶嚼勁,他建議也可以用軟中帶Q的雞蛋麵代替。配料部分可把沙朗牛排以泡菜醬汁醃漬後大火烤成五分熟,最可口。
涼麵DIY,超市搞定
隨著氣溫高昇,麵類市場戰火也跟著加劇,太平洋SOGO超市課課長張秀如指出,從夏至開始,整個麵類及相關商品的業績就開始向上攀升,到中秋節以前至於頂點。
最近來看,整個麵類商品銷售成績已有3成5的成長。微風超市公關顏克潔也表示,很多人喜歡上超市買材料回家料理,每到夏季,超市方面就會推出專案櫃,將麵條、調味料依照不同大類甚至口味整理在一起,在專案櫃裡不僅可買到嚴選商品,還有很多「獨賣商品」,是各家超市角力競爭之賣點。
另外涼麵在家自己動手做,選對了刨絲的工具,可以節省不少切絲的時間喔,這兩只刨絲器,記者費盡心力找出超市最賣座的刨刀,兩者可是目前百貨公司最暢銷的工具組喔!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