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九日電〉據統計,今年度亞洲銀行300排行榜結果顯示,日本有一百三十二家入榜居第一,台灣有四十家排名第二,但獲利方面台灣排名中低,日本更差,僅優於居末的中國。
亞洲週刊完成亞洲銀行三百排行榜報告,報告指出,家數與總資產日本第一,中國有十六家上榜,總資產則排名第二。台灣有四十家上榜,家數居第二,資產排第三。
香港有18家銀行上榜,總資產居第四。但所創造的總純利卻佔亞洲三百大銀行的一成八,僅次於日本。
報告指出,台灣各銀行的總體贏利在亞洲處於中低水準,比香港、南韓、新加坡有一段差距,主因是銀行過多、規模不大。台灣政府已推動金融改革,將以整合與民營化促使金融機構大型化及國際化。
大陸方面問題更多,上榜銀行數目與去年一樣,仍是16家,不過,盈利能力正在下降,大型國有銀行的純利正急劇下跌。
與亞洲其他地區的銀行比較,上榜的16家中國的銀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及股本回報率則是區內最差。
報告指出,排行榜揭示了亞洲銀行兩個重要發展方向,一是亞洲銀行整合趨勢將加快,本年度榜上資產增長最快的泰國軍人銀行及西日本銀行,去年都進行了重要的合併重組。二是東京三菱銀行與UFJ銀行有望於今年內合併,屆時總資產將超過美國花旗銀行,成為世界第一大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