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6月8日香港報導)中國當局出動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示威群眾和學生的“六四”慘案過去16年了。在北京,每到6月4號前后几天,天安門廣場就會加強戒備,防止出現任何聚眾紀念或突發事件。盡管如此,今年還是有一些知識分子到天安門廣場,對六四慘案表示紀念和哀悼。
今年是六四慘案發生16周年。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和以网名“不鏽鋼老鼠”聞名中文互聯网界的北京師大學生劉荻,就在六四這天,作為普通游客,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漫游”。劉荻奶奶劉衡是《人民日報》退休老記者,80多歲了。她說,劉荻的确在六四這天,到了天安門廣場:“他們就是去天安門看了一下。”
1989年6月4號前后發生的流血慘案,到底有多少人遇難,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有報導說几百名學生、市民和“鎮暴”的解放軍或武警戰士死亡。也有報導說,可能有上千人在這場有坦克和机槍開火的“鎮暴”中喪生。16年來,每到六四期間,當局總是在天安門廣場加強戒備,以防不測。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說,他們在4號下午3點,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們去了,几個人到了天安門廣場。其中另外一個是不鏽鋼老鼠。我們几個在天安門廣場走一圈。到了天安門城樓照了像。表示我們沒有忘記六四。”
*游人不能靠近人民英雄紀念碑*
孫文廣說,當時廣場停著很多警車,有的警車開來開去,還有几輛大客車,里面好像都是武警。公安列隊行走。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是用欄杆圍著,不讓游人靠近。在國旗旁邊,有5名公安人員立正站崗。
孫文廣說,廣場其它地方可以走,因此有不少游人,“人頭攢動”。他和劉荻等人在廣場停留了兩個小時:“過去16年,我想,我們能做些什么呢?香港可以搞燭光晚會,我們不可以搞。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呢?是否可以表示心情呢?這是一种參与,一种表達。”
孫文廣說,他們也做好了被“清場”被帶走的思想准備:“開始我們是這么想的。如果万一清場。讓我們出來,我們就出來。我們不會暴力反抗。我是一個老年人,體力也不允許我抗爭。”
劉荻奶奶劉衡說,劉荻是貓頭鷹型作息習慣,晚上不睡熬夜,早上很晚才起。吃飯也沒個准時間,經常吃冷飯。本來個子就不高,現在又不怎么見陽光,從臉色上看,也顯得比較蒼白嬴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
*劉荻案曾引起軒然大波*
劉荻是北京師范大學三年級學生,2002年11月7日,國安人員把劉荻從校園里帶走,几個月之后,劉衡仍然不知道孫女關在何處。國安人員后來拿走了劉荻的電腦、筆記本和軟盤,此后通知劉衡,劉荻是因“危害國家安全罪”被捕。劉荻一案曾在海外華人世界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人士呼吁釋放劉荻。2003年12月25號,北京第二檢察院宣布,劉荻等三人“罪行輕微”,不予起訴。
劉衡說,劉荻獲釋后,去年大學畢業了。每到敏感時期,家門外的警察或保安人員,就要多一些:“過去一有問題,警察,警車就在我們門口守著。不讓她出門。趙紫陽去世,兩會期間,每次都有人守著。六四期間,沒人守了,警察來問了一下,看她在不在。”
80多歲的老記者劉衡說,劉荻去年大學畢業后,由于身份敏感,“不方便”找工作,不少單位也不敢聘用劉荻。再加上劉荻也不喜歡按步就班朝9晚5的工作,所以一直“待業”在家,靠寫點文章和翻譯為生,由于經濟來源有限,經常到奶奶家來“蹭飯”。(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