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7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祈福醫院裝潢華麗,乍看還以為走進了星級酒店。15名香港醫生進駐祈福醫院後,該院可能會特別為他們開闢一層樓,作為「香港名醫樓層」。
位處不少港人定居的番禺祈福新的祈福醫院,決定在院內設置「香港名醫樓層」,打算聘請15名香港醫生。
「北上」的其中一名港醫、前律敦治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黃品立說,15人全屬私家醫生,部分在行內甚具名聲,分別來自眼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心臟科、腸胃科和家庭醫學等,當中約5人是近年才從公立醫院「出走」,他本身亦於兩年前透過「肥雞餐」自願提早退休。
黃品立透露,早前跟祈福集團總經理彭磷基商討後,相信港醫以「假日醫生」身分,逢周6日輪番往內地看症的做法最可行,「始終我們在香港也有診所和病人,相信大部分時間仍要留在香港」。他指港醫收費會高於該院的內地醫生,但每次專科覆診的診金應不過200元人民幣。
黃續稱,這次計劃有助港醫打入內地,「在香港看症,一小時已有數千元診金,到內地肯定沒這個數目」。他形容這批先頭部隊如「爛頭蟀」,但期望能藉此踏出第一步,打開內地市場的大門,更希望醫管局的年輕合約醫生可一兩年後「北上」。祈福醫院發言人稱,下月將公布計劃詳情。
上月跟另外約20名港醫到該院視察的香港醫學會會董陳以誠相信,該院希望透過港醫的名氣來提升成名牌醫院,「內一半居民是香港人,他們當然想看港醫﹔就算是內地人,也對港醫較有信心,因港醫是一個品牌」。據悉,衛福局、醫管局、衛生署和中聯辦,一直得悉計劃的進度。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劉麗珊支持這做法,「公立醫院的工作機會不多,私人市場又飽和,這可能是一條出路」。她相信,兩三年後,年輕醫生亦可跟隨北上,尤以近6年畢業的醫生最能受惠,因1999年後畢業的醫生起薪點已大幅降低。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稱,一直收到不少不獲當局續約的醫生求助,因此相信「爭取多一個市場始終有利」。醫學會副會長史泰祖則擔心長遠會令香港病人「反方向」被吸向內地,對香港發展成東南亞的醫療中心造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