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4日訊】前言
歷史上共產黨就是反對資本主義而產生的,經過了半世紀之久的實驗,蘇聯東歐的共產黨也在一夕間紛紛垮台之後,歷史實踐中證明了共產黨的理論與實際都是錯的。自從鄧小平放棄共產主義路線後,中國共產黨企圖以「改革開放」延續其政權的生命。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在沿海大城市的高樓大廈中,似乎看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但這場發生在中國共產黨掌權下、走向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社會的「改革開放」,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形成
眾所週知,創造現代世界的資本主義不僅開始於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許多西方史家都認為資本主義可以溯源自中古歐洲晚期。文藝復興時的義大利商業活動就很頻繁了,為因應大範圍的貿易需求,開始有了世界史上最早的銀行制度。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在思想領域裡帶動了人文主義的興起,使得西方世界從中古基督教世界走了出來;同時帶動了科學革命、理性革命,從而推波了民主主義的興起。經濟活動中產生了一批有思想、有財富、有能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在政治領域中,帶動了英國的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讓西方從貴族王權政體中走向了民主共和政體。
從此,西方從基督宗教、封建貴族、與莊園經濟的社會結構中,轉型成為以民主議會政治、商業資本主義、科學民主思想的資本主義社會結構,這也就是現代世界的芻型,這個芻型結構締造了現代世界的輝煌。
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
但是在遙遠的東方,古老的中國長期以來是處在以儒家思想、小農經濟、大一統王朝政治的傳統封建社會結構中。這個結構創造了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元明清的輝煌。雖然每個王朝都喊萬萬歲,但也沒有一個王朝是不崩潰瓦解的。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觀濤、劉青峰夫婦,就曾在一九八二年、他們還在北京時提出:這個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結構。
然而這個所謂的超穩定結構卻不是永遠的穩定,「超穩定」是一個相對概念,相對於世界其他各大文明的社會結構而言。當結構內部出現了官僚的膨脹、特權與腐化、宦官外戚的干政、土地的兼併等內部矛盾時,這個結構就面臨了危機,最後導致動亂、農民大起義、或是被外族入侵,而走向整個王朝的解體。
共產極權主義誕生於西歐,卻在東歐、蘇聯、中國落腳,正是這些地方仍是封建社會的結構,最適合共產極權主義滋長的溫床。六月二日在陽明大學舉辦的六四研討會中,我問王丹,中國共產社會是不是一個這樣的超穩定結構?王丹同意了這個說法,因為只是儒家思想換成了列寧毛澤東思想,大一統王朝換成了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王丹也認為共產黨人很難在改革開放之後,繼續長期維持這個超穩定結構。
王朝的變法與改革
當這個封建大國面對這些矛盾時,也會實行某些改革,以期對政治、經濟、意識型態結構內的反結構因素進行抑制。在政治上主要是抑制特權、精簡機構、整肅吏治、反對腐化;在經濟上是抑制兼併,穩定小農經濟;在意識型態上則是整頓綱紀、恢復王朝威信。
但是在結構中,和反結構的力量鬥爭的效果如何呢?金觀濤先生的研究結果是:
「如果我們把一個王朝中歷次改革變法,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就會發現一個有意義的結果:其效果隨著社會內部無組織力量的增大而遞減。一般說來,王朝初期的一些變法改良往往有較明顯的社會效益,中期變法尚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末期則是越變越糟。」(興盛與危機,台北谷風出版,1987,p.121)
縱觀中國歷史,歷代王朝前期和中期的變法改革往往是成功的,或有效的,而後期變法不論改革者多麼有作為,都注定要失敗。那麼今天自鄧小平所領導的改革開放,會不會成功呢?這個共產王朝是在前期,還是末期呢?
為什麼愈到後期,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愈小呢?金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利用腐敗的官僚機去整頓官僚機構,用土地兼併者去反兼併,用貪官去整頓吏治,就猶如以油滅火,越滅越烈。」
這個情形,不就是目前共產中國活生生的寫照嗎?關心中國前途與命運的愛國人士看了一定會心一笑、恍然大悟!所以愈來愈多的有識之士包括共黨高幹,他們其實已看到了覆滅的必然,並悲壯地認為唯有全面的解體,才會有澈底的建立!
基督宗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特別是,這場改革開放要讓中國走向與其相反的社會結構,其難度就更大了。共產黨人想要改開資本主義大車,會發生什麼事呢?現在中國是很成功的引進大量的外資,但重點是:這鉅額外資交到共產黨手裡會發生什麼事呢?
雖然西方世界在商業競爭中也不乏爾虞我詐,但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仍是「信用」,沒有信用,存款、貸款的金融業務與各種交易也就無法長期進行,生意不能只做一次嘛! 資金可以短時間引進,然而人們的思想觀念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
西方人所崇尚的基督教就講「信」,在亞洲四小龍的中華文化圈中,儒家倫理是世世代代的信念,孔子講「言而無信,不知其可」,這些都是生活在現代工商社會的人們很重要的素質。著名的社會學大師韋伯在其鉅著《基督宗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詳細論證了基督徒的信念對企業家的深刻影響,他們把經營企業當作是「苦行」,把經營的良窳當作是否能成為「上帝選民」的一項判準。
共產黨人開資本大車?
然而共產黨是不講「信」的,不僅不信神,對人也不講信用的,「上下交相騙」,把孔子夫子視為「頭號大混蛋」。毛澤東說:「不是陰謀,是陽謀」,大言不慚地公開合理化其所設下的騙局。
《九評》中說共產黨的本質就是「邪、騙、煽、鬥、搶、痞、間、滅、控」,通俗地講,就是「坑、矇、拐、騙」,而這些其實都是違反市場經濟運作準則的。他們用各種手段「拐進」大量外資,大家想想:當大量鉅資到了一群「流氓土匪」手裡,大家想想會如何啊?結果如同狼群搶食一般,吃飽喝足撈夠了就是作威作福,並且也不忘想好退路,想辦法「外在美」,就是妻子兒女資產都移民美國啦。
外資進了中共的銀行,二十年人民奮鬥的血汗錢也存在銀行,但是現在銀行的壞帳卻高達50%,這不就說明了一半的錢已被狼群搶食完了嗎?一開始,政府高層為了保國有企業,下個條子銀行就得貸款,這是上級的指示,銀行能不聽嗎?表面上不是為了私人,是為了共產黨的執政利益,但是資本主義有其自身的邏輯及運作規則,政府是不允許插手自由市場競爭的,政府的控管是不當的、也不該的,所以古典經濟學強調:「政府是必要的邪惡」。
然而,中國的所有經濟問題基本上都是政治問題。在海外,社會體系明確,相互制衡,法律健全。經濟就是經濟,政治就是政治,兩者不能相互糾纏,特別是在政治上糾纏上經濟利益。但在中國,有脫離政治的經濟問題嗎?沒有,因為中共自建政以來,就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利益集團之中,他的存在就是利益,一個與百姓利益相對立的政府或政黨怎麼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他不是公平的裁判者,而是一個和百姓爭利益的集團。
國家金融是中共的大罩門
共產黨對人民的強控制、搞鬥爭、搞統戰那是一流的,但對於國家金融的運作,卻是非常陌生的。比如,鈔票是不能亂印的,貨幣也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控制不當的通貨膨脹就會像洪水一樣,沖毀整個經濟社會。然而中國共產黨在狗急跳牆時,是管不了那麼多的!
銀行的錢也是不能挪來挪去的,不行的企業,就是要淘汰,躲過的初一,一樣躲過不十五。為了自救,共產黨是想改革開放了,但是腦袋還是原本共產黨文化那一套。那怎麼會成功呢?而且還會為整個國家社會帶來極大的風險。
中國現任建設銀行行長郭樹清說:「中國銀行界出現的是系統性風險。這個系統性的風險﹐稍微不注意﹐就會引發整個中國金融系統的崩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說﹕「中國銀行界的危機﹐如果銀行界和政府全都不花錢﹐把所有營利的錢用來填補這個窟窿﹐要20年才能把國家內債的窟窿填平。所以﹐這說明中國的經濟非常危險。」 你看,這是他們自己人說的話!
因此,國家金融是中共很大的一個罩門,錢進來的時侯就隨意揮霍,中飽私囊,然後繼續找外資填補窟窿。但外資也畢竟是別人的錢嘛,回過來他們還是要找上門來的。那麼就使得中共的經濟走到一個險境,當外資不再繼續抑注時,那些可怕的銀行窟窿就會逼使得整個金融體系的解體。
大規模疫情將是一顆不定時的引爆彈
現在滬深股市從2200點跌到近1000點,跌幅75%,已近乎崩盤狀態。股市崩盤,人們於是把資金投注在房市,因而造成上海房市不正常的高漲。股市崩盤,還不至於影響到整個國家,但接下來是上海房市的泡沬化就非常嚴重,因為房市的崩盤將連帶銀行體系的崩盤,因為70%的房貸都來自於銀行嘛!那麼銀行的崩盤,就不是非同小可了,它將直接對執政黨產生巨大衝擊,而導致政治結構崩盤!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各種天災接踵而來,我們在前年SARS期間就看到了外資進駐中國的減緩,那麼誰能保證SARS不會再爆發一次呢?禽流感一定不會大規模流行呢?一旦發生,外資進入緊急剎車,那就不只是經濟活動的停止,而是整個國家金融的崩潰。中共的經濟實際上已經走到這一步了。
泛美銀行(PAC Inc)副董事長兼執行總裁(CEO)草庵居士預測,中國股票市場、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共本身,都將進入崩盤階段。中國經濟為何是表面繁榮,實質是危機四伏呢?草庵居士說:「首先,中國經濟畸形發展,70%靠外需市場﹔鄉縣省三級政府財政赤字就佔全國總產值(GDP)的60~70%,銀行壞帳窟窿是全國年營利額的20倍﹔而且,銀行壞帳內幕驚人。」
繁榮表象的背後是以淘空銀行為代價
所以中國大陸金融體系中最大的危機,就是嚴重的銀行壞帳。下級政府向上級貸款,貸到了錢相關人員能不先分點嗎?企業也向銀行貸款,營建商向銀行貸款蓋房子,購屋者也是向銀行貸款,而且高達70%。所以我們看到表面的高樓大廈,其實是以淘空銀行資金為代價的。
即使在正常的西方國家的經濟活動中,也會出現景氣循環,也會出現金融風暴,甚至發生像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或是東南亞金融風暴。但是這些國家是民主政體,人們可以透過選舉叫執政者下台。共產黨想要玩市場經濟,自然也逃不過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
但是中共在政治上卻是一黨專制,人民在股市裡失去了所有,買不起高的嚇人的房子,工作不保,甚至銀行裡的錢也不保,然後看著高官捲款外逃,最後的結果,當然是遍地開花的人民暴動。中共公安部自己宣布2003年發生在中國的暴動高達5萬次,現在各地發生的暴動動輒上萬人,都是在扭曲的市場經濟運作下,必然的連鎖效應。
中共放棄共產主義路線,而走向改革開放的動機,是值得肯定的,生命在危機當中都想要自救嘛!但其結果將走向崩潰與失敗,不僅是歷史上的必然,同時也是結構上的必然。因為這一步要跳躍的鴻溝太大了,不僅要跳出自身結構的限制,還要跳到另一個南轅北轍的結構上去。一不小心,就會掉落在萬丈深淵當中。特別是一個強大的中國似乎開始浮現時,主政者更失去了當年的戰戰兢兢。新的結構還沒有形成,舊的結構可能就因承受不住而崩解了。
結語
總而言之,共產黨的意識型態是與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不相容的,所以經濟結構無法與政治結構、意識型態結構進行「功能耦合」,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結構時,反過來經濟結構中各種的矛盾因素,就將如土石流般無情地摧毀原有的結構。
不僅是在意識型態結構中人們不再相信共產主義、不再認同共產黨,而且在政治結構中,又有230萬、還在以每天2到3萬增加的共產黨團員的龐大退黨潮。
就像是不可能在原來只有地下一層地基的舊建築上,蓋起台北101大樓。硬是要蓋,最後結果就是整個崩塌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共產黨的政經體系崩解,乃是歷史上與結構上的必然!唯有在澈底清除掉舊結構的殘餘渣滓之後,才有可能建立真正輝煌的現代新中國!(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