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腸病毒肆虐 嗜睡嘔吐應即就醫

人氣 129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一日電)夏天是腸病毒高峰期,台灣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提醒,感染腸病毒可分三期,第一期是手腳膝蓋部位有小紅點等輕症期;第二期是小朋友有嗜睡、嘔吐及驚嚇等反射作用,她提醒,如有第二期症狀應轉介到醫院。

張鑾英是今年中央研究院2005年年輕學者著作獎生命科學組得獎人之一,她針對1998年在台灣腸病毒流行後,從2000年到2002年,選擇台灣從北到南7縣市中177個腸病毒個案的家庭進行研究,其中定案有94個家庭,並確認是由腸病毒71型傳染導致。

張鑾英指出,依據腸病毒分期決定何時應就醫,感染的第一、二天,手掌腳底屁股或膝蓋會有小紅點、小水泡或嘴巴潰瘍,這是輕症期 (第一期),要作症狀治療。

第二期大概是感染後的第三、四天,病毒已侵襲到中樞神經,症狀是小朋友有嗜睡、嘔吐,會在睡著時有驚嚇的反射動作,張鑾英強調,這個時候應轉介到醫院治療,另外,她提醒,在研究中發現,有些祖父母因為小朋友睡夢中受驚嚇,以為是中邪,就送去收驚,其實應該是送醫。

至於第三期症狀是中樞神經失調,小朋友在沒有發燒情況下,冒冷汗、心跳達到 140下,甚至發生心臟衰竭,肺出血等。

張鑾英說,2003和2004年腸病毒重症比例低,可能是跟SARS流行,大家勤於洗手重視個人衛生有關。雖然3 歲以下幼兒是腸病毒高危險群,但張鑾英強調,國外報告也有大人死亡案例。

她說,衛生署疾病管理局已在研發疫苗,已有病毒株,而腸病毒需使用漂白劑及高溫才能殺死,不過,她呼籲,幼稚園小朋友還是要貫徹洗手。

相關新聞
金門腸病毒流行 逾三百學童停課
台灣進入腸病毒流行季
腸病毒進高峰   家長慎嚴防
港4歲女童染EV71腸病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