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保存遠東規模最大猶太人公墓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日報導)二戰期間猶太人在歐洲遭到無情屠殺之際,在中國大陸卻找到避風港。中國最東北黑龍江省會哈爾濱近郊,一座被稱作「皇山墓地」的公墓中完好地保存著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猶太人公墓。

新華社報導,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述笑表示,哈爾濱曾是猶太人在近代遠東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肆虐歐洲的反猶浪潮妄圖滅絕猶太民族的時候,哈爾濱曾一度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居住人數最高曾經達到兩萬五千人,並具有完整的社會體系。

在哈爾濱皇山墓地入口處,猶太風格的大門連接著由葡萄籐搭成的甬道,兩側是六百多個保存完好的大理石、花崗巖墓碑。列文、考夫曼、奧爾梅特……刻著猶太人名字的墓碑和不遠處成百上千的中國人墓碑靜靜地比鄰安息。

猶太人亡命異鄉的歲月不堪回首,但和奧斯維辛等等死亡集中營相比,哈爾濱、上海等中國城市,卻仿彿是數萬猶太人在納粹反猶濁流中一葉漂浮的「諾亞方舟」。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到哈爾濱尋根的猶太人,逐步揭開了幾十年前一段塵封的歷史。

隨著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並佔領中國東北,一系列由日、德法西斯黨徒支持的反猶活動日漸猖獗。法西斯黨徒頻頻沖擊猶太人的商店、學校,打碎猶太會堂的玻璃,綁架勒索猶太富商。

一九三三年八月在哈爾濱發生令人震驚的「卡斯普事件」:哈爾濱著名的猶太富商、馬迭爾賓館經理約瑟夫﹒卡斯帕之子西蒙.卡斯普,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在攜女友外出途中遭綁票並被殺害。

事後,哈爾濱和上海的猶太社團曾就此事向日本外務省提出抗議。哈爾濱猶太社團為西蒙舉行了盛大的葬禮,猶太人、中國人和其它國家僑民參加了這一葬禮,並高呼反對日本當局,要求懲辦兇手的口號。

隨著迫害活動的加劇,大批猶太人紛紛從哈爾濱輾轉遷移到中國其他城市。從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一年,僅上海就先後接納了三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除數千人經上海去了第三國,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珍珠港事變爆發時,仍有大約兩萬五千猶太難民棲身上海。

中國當時接納的猶太難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所接納的猶太難民的總和還要多。

上海社會科學院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說,幾乎所有在中國的猶太人都熬過大戰幸存下來,靠的是彼此團結互助以及世界各地猶太人以及中國人民的幫助。

二00四年六月,以色列副總理奧爾梅特曾專程到哈爾濱猶太人公墓祭掃祖父母和親友。猶太人沒有忘記當年的中國朋友、鄰居和所有幫助過他們的普通中國人。

如今,散居世界各地的原居中國猶太人紛紛建立聯誼組織,如美國的上海猶太居民聯誼會、黃包車聯誼會,以色列的原中國居民協會。他們定期舉行聯誼活動並出版各類刊物。

相關新聞
祭掃烈士墓 200學生體力不支暈倒
中國高校百富校友榜出爐 人民大學列榜首
【投書】快來看-哈爾濱保先高招
哈爾濱東迷雲集 東來東往魅力微笑傾國傾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