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竹園

游乾桂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現代人都有這樣困境,很想歸隱山林,卻又隱不成,事實上也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過清靜無為的閒居生活,有一位朋友搬離了台北,住在台東的山野林間,這些年我們斷斷續續見了面,他的心情每況愈下,似乎難以適應慢步調的生活,他便說得好:「這裡適合有辦法的人來住。」

  所謂有辦法的人,正是見綠就心喜的心情,樂於品茗、喝咖啡,修竹、種菜、植果,他卻樣樣不通,方圓幾里地,只有幾戶人家,苦悶的很,別說聊天,有時連個影子也沒有,怎麼活。

  現代人最大的悲劇之一正是不知如何生活,即使有了錢,給你仙境,也未必活的好。

  但,我的另外一位朋友就不同了,他說:「給我一塊地!」「幹嘛!」「蓋房子。」

  這個瘋狂計畫,他果真付諸實現,前後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很有技巧的完成一動別出心裁的檜木小木屋,並大剌剌的告訴我們木建築的好處:
* 冬暖夏涼。
* 吸熱。
* 防震
* 穩固。
* 散發芬多精。
* 美觀。
木造房子只有不防火的缺點。

之後,他賣掉都市裡的房子,房內的家具一應具全都是手工的傑作,材料都是撿來的,有些是工地廢棄的木料,有些是城市人浪費的沙發,有些則是海邊的漂流木,除了上班之外,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用在玩與創作之間,附近的山林野地,他熟得很,必上眼睛都能走完。

我嚮往清靜的生活,而且不怕寂寞,聽說寂寞本來就是文人的特質,理應好好享受一番,現在常與他交換心得,體會這種禁閉生活的優缺點,並偷偷學一點造屋技術,希望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我確實花時間練習,比方說,替貓蓋一棟,雖是貓屋,但也是絕佳的練習,我很天真的以為,依此比例,造個大屋就不難了﹔我也試著做桌子,像朋友以接榫的方式製作的手藝,我未習慣,仍用釘子。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打個槽,不用一釘一斧便能做一套桌椅。

  敲敲打打幾樣手工藝品,已難不倒我,這些技術非一朝一日可成,我心知肚明,等著吧,反正總有一天得以練就絕活。

  等心情準備妥適,覓一塊地,便可以蓋小木屋了。

摘自:時報出版<轉個彎,就是天堂>一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如何避免嗓音隨著老化而改變? 專家這麼說
長期照顧失智長輩 手足同心相互體諒是上策
清除木地板污漬的兩種簡單方法 趕快學起來
調查:8成Z世代不想讓子女使用社交媒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