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林正式對外開放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BBC駐柏林記者富爾隆5月10日報導)歐洲各國繼續紀念二次大戰胜利60周年,今天德國首都柏林的一座紀念碑林正式對外開放。紀念600万遭德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

這座紀念碑林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充滿了爭議。紀念碑林由2000多塊石墩組成,由身為猶太人的美國建筑師艾斯曼設計。

紀念碑林坐落于柏林市中心靠近著名的地標勃蘭登堡門和聯邦國會大廈,占地約2千平方米,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

灰色的大形石墩大小不一,最高的達4.7米,最低的不到半米。形成了一片迷宮式的”水泥叢林”,參觀者要在其中找尋出路。紀念碑林迫使參觀者通過體驗式參觀。


紀念碑的建筑師艾斯曼說,設計的目的是當人們置身其中時會感到孤獨。從有關大屠殺的紀錄當中可以看到,對于許多受害者來說,最使他們傷心欲絕的是他們同自己的父母失散了。

他說,人們可以想象一下,當帶著孩子在這些石墩里面行走,孩子如果自己跑掉的話,游客會迷失方向找不到他們的孩子。

修建方案早在90年代初期就提了出來,當時以及后來一直爭議不斷,反對聲音很多。人們認為紀念碑林規模太大,太表面化,太抽象。還有一些人批評紀念碑沒有悼念遭納粹迫害的另外500万歐洲人。

紀念碑林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一大片刻著遇害猶太人姓名的墓碑群。方案被德國前總理科爾否決,修建工作也一拖再拖。先是在工地發現了納粹的一座地堡,后來又有人揭露一家參建公司曾經在納粹時期向死亡集中營提供過瓦斯。

紀念碑林負責人之一告訴本台記者,拖延的主要原因還是紀念碑的象征意義,這是一座象征德意志民族恥辱的紀念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良勇:推動退黨潮 促進和平演變
瑞士銀行被判補償猶太人巨款
德國稱不會回避歷史責任
中國人戰爭賠償上訴案 遭日駁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