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 尿意逼人 不解不快

人氣 139
標籤:

【大紀元4月7日訊】(自由時報 文╱謝卿宏)  間質性膀胱炎大都集中在女性身上,「膀胱容量小」是最大的特色,「膀胱內水擴張術」則是效果較好的療法,治療則要配合做膀胱訓練,慢慢擴張膀胱容量,成功率可達九成。

間質性膀胱炎的致病機轉不明,若患者沒耐心,治療效果常會很差,一般常會被當做慢性膀胱炎,更慘的是被誤認為「神經質」或「是不是有病」,常叫人沒有希望而心灰意冷。其實此病並非絕症,大都可簡單治療,只要病患配合良好,治療成功的機會常在九十%以上,不應隨便放棄。

間質性膀胱炎的盛行率,約為四百分之一至三百分之一,但病患大都集中在女性身上,其罹病率約為男性的九倍。

另外,在臨床上也發現,某些婦產科常見的疾病,可能和頻尿、尿急、膀胱疼痛等症狀的惡化或誘發有關。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有懷孕、停經、月經的黃體期(經前 )、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或粘連、充血、卵巢腫瘤、會陰或陰道炎等。

間質性膀胱炎的特點,就是患者經常有強烈尿急的衝動與異常頻尿的困擾。少則一天上廁所十餘次,多可達三、四十次,甚至五、六十次。白天時,病人可能幾分鐘就想解尿;晚上睡覺後,起床尿個二、三十次也不算稀奇。

此病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尿急時,小腹會很不舒服(或脹痛 )。這種不舒服,與泌尿道發炎時,解小便的疼痛感(或灼熱感 )性質完全不同,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在有尿意時,會有小腹的脹痛感、肚子的脹痛、背痛、陰道痛,甚或直腸肛門的疼痛,而這種疼痛在解完小便後就暫時緩解。可是,在上完廁所後不久,甚至十來分鐘後,又有很急的尿意感,也再次覺得膀胱痛痛的,如果不趕快解個尿,整個人會極度不安。

不止如此,有六十%的患者在月經來之前,會感到小腹脹痛得更厲害,頻尿症狀也更嚴重(但在月經來時症狀卻會改善 )。另有統計顯示,七十五%的病人在性行為之後,也會發生頻尿與尿急的惡化,這種不適與難過感,會在夫妻行房後困擾個二、三天,進而影響了夫妻性生活的意願,有些較神經質的太太甚至會懷疑先生是否不乾淨,讓夫妻感情蒙上陰影。

如果沒有及早診斷出來,獲得適當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大多會隨時間而日益惡化,尤其是婦女停經之後,恥骨上方的疼痛、尿急與頻尿等症狀,都會更加嚴重。

「膀胱容量小」是此病患者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特色。嚴重的人不到十分鐘就得上一次廁所,而且小便量也常只有一、二十西西,甚至幾西西而已。不管是肌肉鬆弛劑、副交感神經阻斷劑(抗乙醯膽鹼藥劑 )或鎮靜劑,都不會有效。而且,治療時年紀愈大、頻尿愈嚴重、合併有急迫性尿失禁和罹病愈久的,治療效果就愈差。

目前較為大家接受且效果最好的,是「膀胱內水擴張術」。如果此法使用得當,且病人在手術後,能夠有耐心地配合做「膀胱訓練」,慢慢擴增膀胱容量,則治療成功率常可達九十%以上,對提昇生活品質有很大助益。

此方法的原理很簡單,由於患者的膀胱容積通常小於三百五十西西,多數病人的每次小便量甚至在一百西西以下,利用灌水擴張的方式,將膀胱灌到最大容量,術後再做膀胱訓練,對患者小便次數的改善與小便量的增加,都有顯著效果;而且在治療過程中,並不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只不過在手術後,一定要合併膀胱切片與尿液細胞學檢查,來排除膀胱癌和膀胱結核病。

治療後維護膀胱健康的最適當方式就是多喝水,平均每小時喝一百至二百西西的流質,加上二、三小時去上一次廁所,如此治療三個月內必可成功,而且此後就不會再有頻尿的煩惱。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部婦幼院區婦女泌尿科主任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廚娘香Q秀】百果乾燒蝦和胡麻水耕菜
【梁廚美食】蕃茄豆腐滾三文魚骨湯~營養可口
春季蔬菜烘蛋 有飽足感的蔬食晚餐或早午餐
新鮮蘆筍上市 春天餐桌的常客:烤鮭魚蘆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