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巧手剪出絢麗童話世界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報導﹚ 梵谷說:「你不覺得安徒生的童話很美嗎?他肯定也畫插圖呢。」

安徒生死時,梵谷才二十二歲,從未看過安徒生的素描或剪紙,卻看出這個童話文學家擁有把說故事變成畫故事的能力。

事實上,安徒生不僅開創了文學童話,更用一把剪刀,剪出絢麗多彩的童話情境,在安徒生的造形藝術領域裡,創造了更多令人驚喜的童畫。

 4月2日是安徒生兩百歲生日,丹麥全國視為文化年主題的「漢斯‧克里斯提昂‧安徒生二○○五」,也於昨天在安徒生故鄉歐登塞展開一連串慶祝活動,其他有關安徒生的多種節慶內容將由即日起至12月6日,在歐登塞及丹麥其他城市分別進行。

 丹麥人慶祝安徒生兩百周年的活動內容相當多元,除了文學閱讀之外,還包括化妝遊行、戲劇、舞蹈、展覽、教育、旅遊,甚至流行音樂等。

 一如在世俗社會最底層長大的安徒生,由日常生活裡激發的本能,也使他成為一個堪稱全才的多元化創作者一樣,安徒生不僅是文學童話的開創者,還是一個剪紙藝術的巧手天才。

我的剪紙就是一篇童話
 「從安徒生的剪刀下,猛地蹦出一篇童話!」安徒生在自己的某一張剪紙上寫下了這一段話,畫龍點睛地說出他的剪刀創作法。

 沒有人確定安徒生是何時開始剪紙的,但他常常為朋友或鄰居的小孩剪一些畫,有的是剪影,有的則是他自創的短篇童畫故事。

 他的朋友形容他「幾乎隨身都帶著一把剪刀」,說故事時,林樺編著的《安徒生剪紙》一書中也說︰「隨時可以拿出一張紙,疊成兩層以上,動手剪起來,很快就剪出各式各樣的人物、花飾或者風景。…他用手小心慢慢地把紙揭開,說不定還會對著紙吹一口氣,於是一幅奇妙的剪紙就誕生了。」

 從小聽安徒生說故事的教女麗格摩爾‧史坦普,形容安徒生的剪紙說:「安徒生一面講、一面疊起一張紙,拿剪刀來回地剪,接著就把紙打開,各種形狀的東西就跳出來了。跳舞的姑娘、天鵝、仙女、鸛鳥、棕櫚樹、宮殿、廟宇……。」

 即使不知道安徒生擅長剪紙的人,可能或多或少在不同地方看過《在跳舞的皮埃羅》的剪影,這個剪紙人物後來還發展出《女芭蕾舞者與皮埃羅》、《各站在一隻天鵝身上的兩個皮埃羅》等趣味十足的剪紙原作。帶著諧謔趣味的法國啞劇男角皮埃羅,也彷彿安徒生生動剪紙藝術的絕佳代言,總會不經意地出現。

由剪紙剪貼拼成畫冊
 據麗格摩爾‧史坦普的說法,終身未婚、更無子女的安徒生,最喜歡跟小朋友說故事,而他跟小孩子溝通的方式之一,就是拼貼畫冊。

 安徒生除了可以不必畫草圖、隨時剪出心目中的人物圖形,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安徒生還喜歡看報紙、收集圖片,常常把許多圖片與他的剪紙拼貼在同一個畫面上,完成了一個故事。

 如果這樣還無法完整表達他心裡想的,就拿起畫筆簡單補上圖畫,或者旁邊加註詩文。有很多年的耶誕節,安徒生都是這樣為小朋友拼貼出一本本述說耶誕故事的圖畫書。有時沒空剪貼畫冊,安徒生也會剪一些懸掛在耶誕樹上的人形。

 「昨天我剪貼了許多小玩意點綴耶誕樹,這樣你可以看出,我也做好事呢。」安徒生自己這樣說,他幫麗格摩爾剪的耶誕節人形,在她長大以後,還常常很珍惜地拿熨斗把它們燙平。

 麗格摩爾說:「後來我們家有人學著安徒生拼貼畫冊的時候,他也幫著剪剪貼貼,寫了不知多少小詩….在國外這麼受人歡迎的詩人在一本永遠也不會印出來,而只給最親近的人看看的書上寫詩,這種平易的態度讓人感到特別親切。」

在旅行中畫畫
 安徒生之所以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想像力,據他自己的說法,旅行是他靈感的來源。
 自小在貧窮家庭長大的安徒生,在二十六歲那一年,把第一筆節省下來的存款用在旅行上,他到了德國北部以及瑞士。爾後,安徒的一生,總共到國外旅行二十九次。

 剪刀還是拽在身上,行囊裡還有剪貼畫冊,多了一項工作,便是把所見所聞用素描記下來。在一幅名為《手和腳》的素描,畫的是在「羅馬首都博物館所見」。二十八歲時,安徒生就到意大利做了一年半的考察旅行,在羅馬看到大師的作品,引發了自己動手畫的興趣。

 就這樣,靠著童年生活裡聽長輩們說的故事,啟發安徒生自己創造童話故事的專長,靠著口述、剪貼、畫畫,安徒生留給後世近兩百篇童話,而那些「絢麗多彩」的剪紙與圖畫,現在大部分收藏在歐登塞與哥本哈根兩地。

 這個鞋匠的兒子變成的丹麥藝文巨匠也成為童話作家,告訴更多更多小朋友,當你心中擁有澎湃的熱情,不要害怕,只要動「手」去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發行安徒生童話郵票
基隆兒童藝術節四月登場 將充滿童話氣息
北市圖四月閱讀安徒生 拓展兒童創意空間
當代中國“白雪公主與小矮人”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