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9日訊】(據中華網4月29日報導)將於5月份上映的《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面臨“星戰”史上前所未有的爭議,《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集注定無法“善終”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美國《娛樂週刊》將最受期待的暑期大片給了《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但是,這部將於5月11號在戛納電影節開幕式放映、5月19日全球上映的影片正面臨很大壓力。作為《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集,它正遭受美國媒體及觀眾的廣泛質疑。
小“星戰迷”的悲哀
美國媒體對該片“限制級”的問題非常感興趣。製片人兼導演喬治•盧卡斯接受採訪時稱,《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較之以前拍過的電影“內容要沉重和黑暗得多”,他說:“這部電影更注重人物的情感表達,不僅僅是一部悲劇。”
在這個終結篇中,“黑暗和暴力”的內容將超過之前的5部,不適合年幼兒童觀看。之前五部影片的限制評級僅僅是建議父母帶領兒童一起觀看,而現在,導演喬治•盧卡斯自己也承認:“我想我不會帶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看,對他們來說這過於暴力。(家長)應該警告他們,這不是適宜你們觀看的星球大戰,它太陰暗和殘酷,太多令人害怕的東西在裏邊。”
如果他說的話沒錯,這將是星球大戰歷史上第一部限制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電影。
該片主演之一麥奎格還表示,相對於前兩部星戰前傳片,自己更喜歡《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因為後者打鬥場面更精彩,特技效果也更逼真。他肯定沒有想到,有得就有失,影片中暴力的打鬥場面以及鮮血淋漓的場景將失去不少小觀眾。
在美國一些網站的BBS裏,一些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很喜歡看“星球大戰”,甚至比自己都喜歡。他們認為這樣的故事就應該給孩子們看,原來的書就非常適宜小讀者閱讀。如今卻弄成限制級,同人們的心理預期差別很大。
以善始,以惡終
《西斯的復仇》的故事銜接上一部《星戰前傳2:幽靈的威脅》,開始于阿納金和奧比旺師為了將被綁架的共和國大臣帕爾•帕丁解救出來,而進行一場長達6分鐘之久的大戰。
然而,西斯漸漸深入了共和國,被救出的帕爾•帕丁反而將阿納金誘入黑暗面,使他轉變成邪惡的黑武士達斯•維達,幫助黑暗面剷除傑迪武士,達成建立銀河帝國的心願。
正是這個結局招致很多影迷的不滿,紛紛表示抗議。有人說盧卡斯親手摧毀了自己花三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星球帝國。觀眾們希望看到的是正義戰勝邪惡的結局,而魯卡斯呈現給觀眾的結局卻是邪惡戰勝了黑暗。
另外,很多觀眾關心的是克隆人大戰或者維達大師到處戰鬥的大場面,而影片中的感情戲比例卻大大增加,盧卡斯更是把它比作了太空版《泰坦尼克》:“這部電影更催人淚下,片中會有阿納金的多場感情戲,其催淚效果簡直可以和《泰坦尼克》一拼。”但是這顯然會令許多沉醉于星戰戰爭場面的老觀眾失望。
雖然引來眾多不滿,也有人站出來為此辯護,某大學教授湯瑪斯說,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似乎他們已經習慣暴力的東西,很難被“嚇”到。
從另一方面講,電影和文學中的黑暗和恐怖似乎也成為兒童文化的趨勢。電影《哈利•波特》中也充滿了可怕的毒蛇、吸血鬼和以及黑暗深處的漩渦等令人心驚膽顫的東西,鮮血和暴力在所難免。
至於結局中阿納金變成黑暗武士並不會讓忠實的星戰迷們失望,因為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是在30年前看過星球大戰的人,他們現在的思想和觀念更為成熟,他們對於社會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他們完全能夠接受這樣的結局。
他的話代表了一部分觀眾的想法,但大多數“星戰迷”以及“星戰迷家長”還是無法認同,也許,更大的爭論將在五月份上映時到來。(星球大戰 賀小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