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6日訊】對近期國內的反日熱潮,筆者的悲哀多於興奮。在草木皆兵的四月,街上冷不丁冒出這麼多人來,成箱的雞蛋任由示威者拋擲,而警察居然袖手旁觀不予制止,誰都會感到費解。國內新聞照例是一邊倒,新浪網上充斥了國際社會對暴民聲援的假新聞,似乎中國人再次佔足了理。筆者認為,倘若反日遊行只有情緒的發洩,不僅參加者的意願沒有表達,甚至連自己的意願是甚麼都未必清楚,那無疑將是可悲的。群眾運動一旦被情緒所主導,則要麼是短命的,要麼是災難性的。
遊行示威的共性,是大多針對本國內政,涉及外交的話題也不例外。但十幾年來,內政大多不容國人置喙,外交也一概乾綱獨斷。政府習慣了無端剝奪公民權利,上海公安就曾以擾亂社會秩序為由,數十次拒絕許可愚文的遊行申請。官方在聲明中,呼籲參與者應事先申請並取得許可,表明其操縱民意的目的已經達到。但這部特定時期為取消遊行而頒布的法律,卻沒有任何可操作性,甚至其本身就是違憲的——要麼是違法遊行,要麼便沒有遊行!毋庸置疑,國內的遊行幾乎都是非法的,或者至少有違法因素存在。法律規定遊行過程中不能出現暴力,但警察卻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也很少有人為此而受到追究。
世道變了,雖然「壞的像黨員」依然如故,但「窮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卻早已時過境遷。知識階層「富裕不忘國家」,被胡蘿蔔整體收買,在大棒下噤若寒蟬。「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已成為主旋律,只要十年寒窗足以經世致用,並且肯出來為黨工作,讀書人的境遇都已普遍改善。但人們已經不能隨便說話,否則便會危害國家安全;不便給自己的讀書會命名,否則便涉嫌結社和組黨;不能研究真問題,因為沒人敢給你發表。缺少具有道義擔當的知識份子,長期忽視對民眾的啟蒙和引導,忽視對本國歷史的梳理,導致非理性因素在街頭運動中大行其道。
中國人對日本的敵視,情緒向來激烈。究其原因,除了日本缺乏真誠反思,軍國主義屢有抬頭外,中國的國民教育傾向難辭其咎。中國人對日本的理解,大多來自兒時的文學和電影作品,似乎日本人不是鳩山就是龜田,除了貓眼兒司令便是豬頭小隊長,一個個青面獠牙面目可憎。而日本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中日交流對中國的意義,甚至日本政要已有的歉意,則被有意無意的忽略和掩蓋。困擾中日關係的教科書問題,也緣於國人將其與中國的統編教材等量齊觀。我們對本國歷史的曲筆知之甚少,復以為日本也是全國一本書,倘非熟讀欽定經史即難以通過「高考」。這種心態驅使民眾反應過度,自屬情理之中,但若不加反思,其為禍必愈演愈烈。
現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席位,是當年東西方陣營妥協的結果。看看中國近年來投了多少張棄權票,就會瞭解我們的影響力究竟如何;想想美英自行解放伊拉克,就會明白聯合國的邊緣化有多麼嚴重。沒有美日的支持,聯合國勢將不國——世界已無法忽視日本的存在,恰如無法漠視中國的崛起。若想成為常任理事國,日本當然需要進行深刻反思,而中國政府和民眾需要考慮的,不是一味發洩怨氣,而是如何以謀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非理性的遊行已使中國蒙羞,李肇星的嘴臉,就是中國形象的真實寫照,可憎又可悲。就像當年《中國可以說不》出籠之後一樣,中國又將面臨主流文明的進一步遏制。他們會普遍擔心,為中國現代化作出了如此巨大貢獻的日本,為甚麼仍然得到如此惡意的回報?中國還是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民族?遊行的參加者可能沒有想到,假如沒有了與西方的合作,封閉狀態下的中國還能否健康發展?國民付出了巨大代價換來的入世是否還具有實際意義?
筆者擔心,假如仍然對所有遊行申請都不批准,以後將不會有誰會去申請;假如將所有組織者都視為亂黨,日後也將不會有誰公開自己的意願;假如對暴力行為不予制止,所有的遊行都將充斥暴力。長此以往,人們的理解必然是,官方允許的可以遊行,政府禁止的不許遊行;針對內政不准遊行,而民族話題便可以遊行;和平的遊行將擾亂社會秩序,安全的遊行竟可以合法地施暴!公民權利的行使,勢必就此走入歧途。
值得欣慰的是,由於互聯網的存在,外部世界對這種假民意的負面評價,已逐漸被國內人士所瞭解。由日本教科書問題引發的對中國歷史真相的探討,也隨即展開。或許,結束政府壟斷資訊的時代,已經為期不遠了,這倒是中國政府始料未及的。
2005年4月24日
於耶魯大學中國法律中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