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1日訊】(據中華網4月21日報導)戛納影展藝術總監特艾裏•弗茂是戛納主席吉爾斯•雅各的左右手,實際上決定著戛納電影節的整個選片過程。
戛納官方網站公佈了本次電影節的完全競賽名單,還全文刊登了電影節藝術總監特艾裏。弗茂的訪談,詳細解讀電影節的選片特徵和趨勢,這在戛納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特艾裏。弗茂是戛納主席吉爾斯。雅各的左右手,不僅熟知影史,而且藝術視角非常寬闊,實際上決定著戛納電影節的整個選片過程,始終執行著戛納電影節既重突破又講協調的美學宗旨。
去年的戛納電影節在選片方面頗為討巧,既有政治激進電影,又有商業動畫片,還不乏另類電影,相比之下,今年的戛納就不那麼“南轅北轍”,在藝術氣息方面的高度一致避免了“折衷主義”的傾向。
當然最有趣的還是弗茂對亞洲電影(尤其是中國電影)的高度評價,他表示,新人王小帥的影片《青紅》再現了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令觀者身臨其境。
“大導演”從來沒離開過,像威姆。文德斯、拉斯。馮。特裏爾和吉姆。賈木許等等,他們在今年都會再次進軍戛納。圖為威姆。文德斯的競賽片《別來敲門》。
特色一:資深大導演“集體反撲”
記者:可不可以這麼說,這次戛納電影節是大導演的集體反撲?
特艾裏。弗茂:(ThierryFremaux,以下簡稱弗茂)在競賽單元,是的。你們會看到很多資深導演的身影。如果說去年我們更關注“新發現”的話,那今年就是對大導演投注了同等程度的關切。“大導演”從來沒離開過戛納,像威姆。文德斯、大衛。柯南伯格、拉斯。
馮。特裏爾、阿莫斯。吉泰、侯孝賢和吉姆。賈木許等等,他們都參加過競賽單元,今年也會再次證明自己在當代電影語境中的重要性。不過每個人的情況有所不同,拉斯。馮。特裏爾2003年就來過(《狗城》),但威姆。
文德斯自從1998年的《暴力啟示錄》之後就沒進過競賽單元。這裏沒有所謂的“准入特權”,他們每個人走過的路都是獨一無二的,可能有些導演在上次來戛納之後已經拍了好幾部片子。如果這次又被選中,那意味著他們電影本身的價值和影像創造力征服了我們。
記者:不過這種回潮是否意味著電影本身沒有進化?
弗茂:不,這樣說法不中肯。我們在討論藝術、電影,不是討論體育。好導演拍好片子,這永遠是好消息。不過當出現這種集體特徵的時候,我的眼睛也在向更遠的地方眺望。我需要在這些大導演身邊發現其他的景致、面貌和語言。我找到了他們,他們是第一次進入競賽單元———來自中國的王小帥和杜琪峰,來自義大利的馬科。
圖裏奧。吉奧丹納,來自伊拉克的海納。薩利姆,來自墨西哥的卡洛斯。雷加達斯,以及來自美國的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和湯米。李。鐘斯(大明星,也是年輕導演)。
特色二:亞洲電影引領強大潮流
記者:這次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勢力似乎格外強大……
弗茂:是的,不只在競賽單元,整個入選影片都有這個特點。亞洲電影充分證明瞭自己的實力,中國、日本、韓國,甚至斯裏蘭卡。亞洲也構成了評審團的一部分。這塊大陸非常活躍,在類型片和作者電影領域都展示著自己的創造力。
現在再用“浮現”這個詞已經不恰當了,我們要說“證實”,他們正引領著一股強大潮流而且追隨者甚眾。
記者:那歐洲呢?
弗茂:歐洲從來沒掉過隊,甚至經常在最不起眼的國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比如冰島、羅馬尼亞和匈牙利。
此外,奧地利和德國也分別在“一種關注”單元有兩個片子,新一代的崛起不光是導演的事,也是作家、演員和製片人的崛起。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競賽片有20部,比去年多了一部。
弗茂:這是因為我們把開幕片也算到競賽單元裏了,我們想立刻進入比賽狀態。
亞洲電影再用“浮現”這個詞已經不恰當了,他們正引領著一股強大潮流而且追隨者甚眾。來自中國的王小帥今年憑藉影片《青紅》第一次進入競賽單元。
特色三:突出“作者電影”的痕跡
記者:今年選片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弗茂:今年我們突出了“作者電影”的痕跡,而不像去年的折衷主義。今年的競賽片是非常個人化的、無法歸類的。比如《罪惡都市》,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在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和“客座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的幫助下,拍出了一部“真人卡通”;墨西哥的《天堂之戰》題材非常黑暗,能與此匹敵的只有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的激進美學;阿莫斯。吉泰的《自由地帶》讓攝影機帶著我們沖入了一個燃燒著的激情地帶;而杜琪峰的《黑社會》則把一部傳統的香港警匪片拍出濃厚的“作者”味道,完全超越了類型片法則。
競賽單元還表現出古典主義的回歸。阿托姆。伊格楊的《真相撒謊的地方》是部心理驚悚片,不只在感官上,而且在色彩上。威姆。文德斯的《別來敲門》繼續他穿越美國、探索電影的旅程;大衛。
柯南伯格的《暴力的歷史》,不僅為“復仇片”這類經典故事片做出貢獻,而且進一步滿足了他本人的創作情結;馬科。圖裏奧。吉奧丹納的《出生了,就不必躲藏》是義大利的社會問題片,內容形式水乳交融。
新人方面,湯米。李。鐘斯第一次出手執導的《三次葬禮》,其編劇是寫過《愛情是狗娘》和《21克》的圭拉莫。阿裏阿加,湯米拍出了一部美國+墨西哥的當代西部片。王小帥的《青紅》則帶我們回到了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
最後,還有那些不斷進行美學探索、努力擴展敍事方式的導演。拉斯。馮。特里爾明白無誤地用《曼德雷》延續了2003年《狗鎮》的風格,達當兄弟的《孩子》給了我們一個觀察比利時(和歐洲)社會的政治視角,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成了重播他自己電影經歷的旅程,加斯。範。
桑特的《最後的日子》,則比《大象》更加遠離好萊塢和它的敍事規範。
今年的競賽片是非常個人化的。比如《罪惡都市》,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在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和“客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幫助下,拍出了一部“真人卡通”。
特色四:“父權”、“暴力”成為主題
記者:說到內容,這些影片有什麼共同的主題嗎?
弗茂:這是我們在電影節結束之後可以共同思考的問題。其實所有電影都有共同的主題,只不過有些比較明顯,有些比較隱蔽。比如“父權”(paternity)這個東西,吉姆。賈木許是在“尋找”父權,威姆。文德斯是在“反思”
父權,達當兄弟是與父權“妥協”,馬科。圖裏奧。吉奧丹拿則是“發現”父權。
還有暴力這個主題。大衛。柯南伯格的片子不僅給了一個象徵性的片名(《暴力的歷史》),而且著重指出,如果我們一不小心,社會暴力就會成為在其下長大的孩子們的暴力。不過不要誤會,對看上去格外黑暗的電影不要做出簡單化的一般性解讀。
今年戛納電影節的主題之一是“暴力”。大衛。柯南伯格的片子不僅有象徵性的名字(《暴力的歷史》),而且指出,社會暴力有可能成為孩子們長大後的暴力。
特色五:“一種關注”全球撒網
記者:“一種關注”單元如何?
弗茂:我們前所未有地提供了“最大可見度”。讓亞歷山大。佩恩(《杯酒人生》導演)擔任該單元主席就是明證。他早些時候說過,競賽單元是給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導演的,“一種關注”單元則恰恰要為新人敞開大門。
該單元延續了過去幾年在全球撒網的傳統,本次共選了15個國家的20部電影(其中9部是處女作),涵蓋地域包括斯里蘭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亞、伊朗、冰島和西班牙。
記者:那其他方面呢?
弗茂:至於其他入選影片,“特別放映”部分是格外有趣的。你會看到鈴木清順的《狸禦殿》、法蒂。阿金(《勇往直前》導演、柏林金熊得主)的紀錄片,後者是講土耳其流行音樂的。
還有兩部大名鼎鼎的電影不應忘記,一部是伍迪。艾倫的《決勝一分》,這是他首次全程在英國拍攝的影片,另一部是喬治。盧卡斯的《星戰前傳3.黑武士復仇》,5月15日在戛納全球首映,屆時他會親臨現場,在此揭開這套電影史上最異想天開的冒險的最後篇章。
最後,還有三部“午夜場”電影是專門給狂熱影迷準備的,一部是《致命武器》系列的編劇申。布萊克(ShaneBlack)首次執導的偵探喜劇片《雙吻兩槍》(KissKissBangBang),一部是韓國恐怖片導演金知雲(《薔花與紅蓮》)執導、李秉憲主演的黑色電影《甜蜜人生》,還有一部斯圖爾特。薩繆爾斯執導的“獻禮片”《午夜電影》,會在“13號星期五”放映。
記者:最後說說明星吧,今年有誰會來?
弗茂:有斯嘉麗。強生、伍迪。艾倫、邁克爾。皮特、小羅伯特。唐尼、方。基默、伊萬。邁克葛列格、薩繆爾。傑克遜、娜塔麗。波曼、維果。墨坦森、莎朗。斯通、傑希卡。朗格、比爾。墨瑞、舒淇、湯米。
李。鐘斯、章子怡、卡洛爾。布蓋、蓋爾。加西亞。伯納爾、蒂姆。羅斯、丹尼爾。奧圖、茱麗葉。比諾什、本尼西奧。德。托羅、布魯斯。威利斯、愛德華。諾頓等等。來源:戛納官方網站編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