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科學家獲強力證據 地球有顆堅硬的心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訊】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估計,地球的內部有一個核心,然而由於人類還鑽探技術有限,因此求證地核體態困難重重。甚至地核究竟是液體?氣體?還是固體?科學界至今仍是各執一詞。

最近,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華人科學家曹愛民(音譯自Aimin Cao)為首的國際科研小組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文章表示,他們找到了有力證據,足以證明地球確實有一個堅硬的、固體的核心。

據德國之聲報導,由於人類目前的鑽探技術有限,因此在更深的地下,那平均厚2500公里的地幔和更下面的、直徑約5000公里的地核只能通過地震波來研究。科學家們在尋找地核體性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謂的PKJKP相(PKJKP Phases)上。

PKJKP相是通過地核時會發生變化的地震波。它們在經過液體的地核外層時的形態是密集波或謂P波(類似聲波),進入地核內部後變成剪刀波或謂S波。穿過地核重新進入地核外層時再次變回成P波,因為剪刀波在液態中是無法傳導的。

地震學家由地震波得知,在地表下面沒多少公里的地方,就存在著一個所謂的軟流層。1936年,丹麥地震學家英格.雷曼女士證明,地核的外殼是液狀的,而內核是固態的。然而,至今無法對這個理論作出百分之百的求證。

現在,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華人學者曹愛民為首的國際研究小組系統地分析德國格萊芬貝格埃裡紀錄下來的地震波數據,並對數據進行複雜的處理,然後與以有一個固體地核為出發點作出的理論預測結果對比,結果是二者驚人地相似。他們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明,證明地球確實有一個堅硬的、固體的核心。

格萊芬貝格埃裡(Graetenberg-Array)是德國南部紐倫堡附近的艾爾朗根周圍各地震測試站的一個網絡。為何選取德國南部為觀察點呢?國際小組指出,德國南部觀察點的數據須通過地核的傳遞來收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情滿佈的一個小社區
研究:4.5億年前射線摧毀地球逾6成生命
氯氟烴替代品產生溫室氣體
44億年前鋯石發現 暗示生命可能存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