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十五日專電)駐紐約台北經文處今天開始展開搬遷工作,新館舍將採合署辦公,十二個政府各部會派駐紐約單位,除僑委會仍留在法拉盛外,預計六月中旬可全部集中在曼哈頓精華地段的十六層大樓內辦公。經文處處長夏立言難捨已有十年、可遠眺聯合國的辦公場所,但也對有了新家感到高興。
從覓地、簽約、找設計和工程公司到裝箱搬遷,經文處花了近一年時間,其間夏立言不時督促工程進度外,也回台灣接受立法院備詢,還得面對新館舍安全遭質疑等流言。
一年後的今天,處本部各辦公室已打包就緒,搬家公司漏夜搬遷的效率,讓領務部門除了十六日上午暫停辦公外,下週一就可在新館舍「開張」營業。
在可以遠眺東河、聯合國總部、克萊斯勒大樓和高樓林立的曼哈頓的辦公室內,夏立言以依依不捨的心情向舊辦公大樓告別。
他說,經文處在此地辦公剛好滿十年又兩週,其中經歷多次的推動參與聯合國工作,也處理了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及多位首長的過境作業,經歷了九一一事件,也籌辦過蔣夫人過世等重大事件。對於在同棟大內辦公的瑞典、法國、英國、愛爾蘭等使節,也培養了長期的友誼,不過想到將有一個自己的家,心裡就感到高興。
夏立言指出,海外機構合署辦公是政府一貫的政策,立法院也作過同樣的要求,紐約是政府最大的海外據點之一,幾乎重要單位在紐約都有派人,合署辦公具有指標意義,代表政府要求的目標已達到。
夏立言說,合署辦公除可提高行政效率外,也可提升國家形象,更可為國家節省一筆租金方面的公帑。
據了解,過去紐約各單位分散各地辦公,每個月需負擔近二十多萬美元的辦公室租金,一年合計約三百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億元)。
新館舍地處曼哈頓第五大道和第四十二街交叉口,屬一九二零年代的十六層建物,附近有紐約市立圖書館、布萊恩特公園、時代廣場、中央車站、帝國大廈等紐約知名地標。
搬遷作業分兩階段,第一批處本部及觀光組今天搬遷,其它新聞組、經濟組、文化組及文化中心等配屬單位,未來數月內依序進駐,經文處預計六月中旬或七月間各單位就定位,及一樓大廳裝璜妥當後,將舉行隆重開幕儀式,邀請外賓及僑界代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