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德國批發和對外貿易協會總裁博內爾(Anton F.Borner)在北京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德國許多中小企業有意到中國開展貿易和投資,但擔心產品進入中國後,智慧財產權無法受到保障而裹足不前。
博內爾說,德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司屬於中小型企業,他們所以能夠長期存活,就是因為他們有各自的生產訣竅,一旦這些訣竅被他人抄襲就有可能致命。
博內爾認為,如果中國無法完善保障智慧財產權,即使德國有中小企業把技術和設備帶入中國,只能是第二流、三流的。在德國,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一律視同犯罪行為,在中國,這樣的意識還有待加強。
博內爾還對中國廉價紡織品傾銷問題說,希望中國政府能作出限制,包括徵收一定的出口稅等,以制止一些企業以過低的價格向國際市場甩賣產品。
他指出,除紡織品外,包括德國等歐洲國家的中小企業也擔心中國企業將來會成為製造領域的競爭對手,而應對之道唯有創新才能使自己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