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訊】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讓巿民明白不濫用膠袋是有好處的,政府計劃以經濟誘因鼓勵巿民減少用膠袋,改為自行攜帶環保袋或者使用特別的環保袋。當局並考慮仿效台北巿推行的「不准自動給予膠袋」措施,在顧客要求膠袋時以售賣方式提供。
廖秀冬表示,當局正與部分超級市場商討,以經濟誘因,例如提供優惠鼓勵市民使用環保袋,減少使用膠袋。有關計劃預計上半年推出,並希望長遠可以擴展至其他零售點。
不過,廖秀冬承認,在香港推行膠袋稅會引來社會反響,現階段會先呼籲市民少用膠袋。香港可以考慮仿效台北的例子,透過立法,規定商戶必需在顧客要求下,然後以售賣的方式給予膠袋。她強調,如果不立法,很難全面減少使用膠袋。不過,港府要考慮如何有效執法,巿民才會接受。廖秀冬指現時台灣是使用「自願者」,但也有督導員去執行。
在數十個大型屋苑和超級市場,目前已推行膠袋回收試驗計劃。廖秀冬說試驗已證明可推動市民參與,也減少了約5%的膠袋使用量。她並透露正研究車胎及充電電池的產品責任制,今年內將研究飲品容器及電器和電子設備的產品責任制。
現時本港每日有3300萬個膠袋棄置在堆填區,在減少廢物方面,廖秀冬表示:「我們推行的減廢計劃,每一個減廢計劃有不同的階段。目前在回收方面,我們已減少5%,當然這個不是我們的指標,我們還要看看數據。如果有一個實質措施,我們制定的減廢(目標)就不同。現時我們只靠宣傳及源頭分類,沒有措施,我相信不會多於10%;如果有其他收費,就會做多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