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為何解決不了三農問題?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採訪報導)中共去年與今年連續兩年發佈有關「三農」的一號文件,顯示北京當局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台北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針對此一議題,邀請學者舉行座談,認為中共的做法治標不治本,因此,期待下ㄧ個ㄧ號文件在短期內急於求成解決三農問題恐怕不現實。

這次座談的與會學者ㄧ致認為,中共解決三農問題只是治標之道,其中中央研究院政治學助研究員徐斯儉表示:

前年我到海南去開個會,談農民的權益問題。那個會大陸學者大部分不是經濟學家,有很多是法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還有中共中央人士。

那個場景簡直把我嚇壞了,我談的在裡面算是溫和裡的溫和,大陸學者對官員的批評是非常非常兇悍的,當然這是個很好現象。那個會議後來出了個論文集,許多學者提了許多意見都非常類似。

農民組織的問題毫無進展

我論文的主要建議是農民應該組織起來,然而,這樣的會議一而再再而三的舉辦,類似的會議不斷的在舉行,類似的意見不斷的被提出,可是在中國大陸關於農民組織的問題一點都沒有進展。

大陸的朋友學者們常常來台灣,對於我們的農會非常感興趣,我想他們可能認真在考慮農會法這問題。這是個政治問題,因為三農問題是個政治問題。

那麼,什麼是「三農問題」?這四個字怎麼來的?是李昌平寫了ㄧ本書叫《我向總理說實話》。李昌平是個共產黨員,本來是學者,後來被派到湖北的一個農業縣當黨委書記。

他下去後才發現,在湖北作為ㄧ個華中的產糧大城,非常具有代表性,那個地方的農村問題非常嚴重,嚴重到讓他吃驚,所以才寫了那本書。書的一開頭是說:「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三農問題是這麼來的。

自從他提出這個說法以後,無數的中國學者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于建嶸教授寫了ㄧ篇文章,他在湖南某現做了調查研究,說這個縣已有農民自我組織起來,不斷的上訪,而且與當地政府產生許多衝突,包括有些是暴力的衝突。他們稱這是合法抗爭,依法抗爭,是依照法律向基層政府抗爭。

三農問題是政治危機

是于建嶸教授特別指出,中國的三農問題是政治危機。不管哪一種學者,把這問題看進去就覺得很複雜。其實我覺得三農問題有三個面向,是個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當然問題的本質很複雜,怎麼解決也有不同方法。

現在中共當局所採取的方法是經濟,是讓地,就是說不管是減免農業稅,還是財政上的傾斜,還是基層的中小學教育,本來是地方負擔,現在是中央拿回來等等。還包括剛剛有學者講的,中共中央給錢給到不知道怎樣花,這種方法是經濟的解決方法,其它兩種方法──社會與政治,中共是往後延,甚至是暫時不要採取。

我想把觀察到的本質說清楚,今天中共對三農問題主要採取經濟方法來解決,同樣的,兩岸的農業交流也是放在這個架構。于建嶸講三農問題是個政治危機,哪些政治問題呢?中國農民實際上是中國社會裡的弱勢團體,中國農民作為經濟上與政治上的次等公民,由來已久。

第一波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留下來的,胡鞍鋼講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計畫經濟所形成的二元經濟──城市與農村,遺留下來許多不平等待遇。

第二波是所謂的稅賦問題,基層政府以不合理的方式去課稅。第三個問題是失地農民的問題,徵收許多土地不給予補償。

還有四農問題是指農民工,農民工受到了剝削。溫家寶曾經為了ㄧ個農民工的婦女去討錢,討什麼債,欠他的工資。可是我們知道,ㄧ個總理不可能永遠為了千千萬萬的農民去討債,這不是個辦法。

台灣經驗可為大陸三農的參照

這問題在於沒有制度,問題在於這些弱勢團體,他們沒有合法的制度參與管道,沒有辦法自己把自己組織起來,然後為他們本來應該有的權益去爭。

任何一個國家的農業部門收入,都是比不上其它部門的收入,這是個規則。可是在台灣,農業部門收入可達到非農業部門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這不是純粹經濟的結果,還有許多政治與社會的配套在後面支撐著。台灣農會是ㄧ個非常強大的利益團體,台灣的經驗應該是大陸三農問題很好的參照對象。

我們強烈希望,在中國大陸能夠採取更合乎民主、法治的方式來解決他們認為純粹是經濟問題的三農問題。三農問題不只是經濟問題,他也是個社會問題,是個社會歧視問題,更是個政治上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大政協兩會在北京即將召開
溫減農業稅方案 分析人士不看好
救救農村孩子 中國百名博士上書溫家寶
60歲打工老漢橫屍廣州火車站4小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