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
台灣收藏家不少,國立聯合大學內就有好幾個,代理校長、老師及助教們各擁所好,他們都在豐富自己的人生故事。
您周邊有收藏模型玩具、中國古陶瓷的人應該不算少;不過,收藏面具、校筆校杯的,想必不多;而收藏法國名酒的瓶蓋者,當屬少之又少。而這些,位於苗栗市的國立聯合大學內統統有。代理校長王俊秀就形容「收藏也是在累積自己的人生故事」。
王俊秀 藏面具校杯 看世界
王俊秀的碩士、博士論文都與面具有關,因此收藏時間已經有二十年,珍藏的二百多件面具也很有「看頭」,身為社會學者的他,利用周遊世界各國的機會,帶回多個地區、國家的面具,這些面具各有不同材質,種類涵蓋狩獵、圖騰、儀式、戰爭與娛樂裝飾等用途,苗栗縣文化局曾在所舉辦的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向他借展百餘件,令參觀民眾大開眼界。
王俊秀收藏國內、外學校的校筆、校杯,各二百多件,陳列在辦公室中,五彩繽紛,這些都是他十年來到各校參訪、演講或與人交換所得,校杯部份以馬克杯為主,不少是來自頂尖名校如耶魯、哈佛、牛津、劍橋等大學;「劍橋大學的三十一個學院,每個學院各有一個杯子(標誌)」這一幕,讓他尤其印象深刻。
歐陽奇 藏名酒瓶蓋 戀法國
該校建築系助理教授歐陽奇,收藏的東西確實「奇」—全部都是法國名酒的瓶蓋。在法國留學、工作長達十年的他,深受浪漫法國人美酒文化的薰陶,至今難忘當地鄉間廣闊的葡萄園與酒莊,每一枚酒瓶蓋都是美好的記憶。
歐陽奇說,這些瓶蓋都取自法國當地知名的紀念酒或皇室專用酒,瓶蓋上面皆有烙印。他說,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酒,在鄉間有句俗諺:「大門可以不鎖,但酒窖的門一定得上鎖」,可見他們對美酒的重視。
張昀 藏組裝模型 憶童年
任教於機械系的張昀博士,從國中時代起就迷戀模型玩具,但因為買不起,只能羨慕擁有的同學,後來攻讀機械工程,正好將專長與興趣結合,數以百計、大大小小的模型,有飛機、軍艦、戰車與機器人等,堆滿他的研究室。
張昀不僅購買、收藏,還享受組裝的樂趣,並自行製造零件,曾經花長達三個月時間完成一件作品,最令他心痛的是費時三年完成的三十多件DIY作品,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全數摔毀,不過他依然不改其樂。
蘇崇武 藏陶瓷古玩 尋知音
經營管理系兼任教授蘇崇武,則是中國古陶瓷的愛好者,收藏二百多件精品,並與苗栗縣的同好成立研究學會,出版專刊、舉辦展覽,他最鍾愛的是一只明朝宣德年間燒製的滷壺,壺身係青花彩繪並淺刻蓮瓣浮雕。他說,其藝術價值早已凌駕原有的容器功能。
王俊秀說,聯大還有許多老師都有私房珍品,只是尚未曝光,如材料系老師韓雄文收藏裝飾陶瓷、任教於通識中心的周德榮擁有不少木屐,機械系也有老師收藏鼻煙壺等古玩,這些都是聯大的寶「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