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監理分家需以中壽案為鑑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三十日電)親民黨籍立委劉憶如今天以中國人壽提前適用35號公報前,疑似融券大幅增加一案為例,呼籲財政部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思考金融政策與監理分家將造成的負面影響。

劉憶如今天以清楚的融券數字與圖示質疑中壽提前適用35號公報疑似出現內線交易行為。她表示,中壽資產認列減損35億元,等於賠掉一半的資本額,股價當然會受到嚴重衝擊。不過,更重要的是消息曝光前,融券大幅增加,她質問「誰有內線」?「誰在放空」?尤其是「誰的責任」?

劉憶如說,中壽依法可以提前適用35號公報,但卻因此爆發內線交易可能。也就是說,表面上看來內線交易的責任主管在金管會,但其實是政策失當引起問題。所以,如果金融政策未來歸財政部管轄,金融監理歸金管會,她問,若發生這種案例,到底誰要負責?她指出,金融政策監理分家眼看今年就要實施,她希望行政院能從中壽的案例,瞭解這樣會出大亂子。

劉憶如表示,中壽三月二十八日宣布提前適用35號公報之前,融券明顯增加3倍,但同時間大盤三月融券餘額卻是大幅下降,就連金融類股融券餘額也都同樣大幅下滑,顯示事有蹊蹺,不排除有心人利用這件事遂行內線交易。

相關新聞
因應新巴塞爾  銀行資本適足率8%應增強
中國農業銀行驚爆億元欺詐大案
台灣金融市場競爭激烈  掌握獲利才能致勝
何清漣:從張恩照事件分析中國銀行業海外上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