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強震未引發海嘯 地震專家感到不解

專家稱印尼最快將在3月內發生第三次強震

標籤: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夏威夷埃瓦灘二十八日法新電)海嘯專家對於今天發生在印尼外海,芮氏規模八點七的強烈地震,未能引發海嘯而大惑不解。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引發大海嘯,在同一地區至少造成十七萬四千人喪生。

根據夏威夷歐胡島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的觀察,這次發生在印尼外海的地震並未引發海嘯。在震央以南約二千四百公里,澳大利亞附近可可斯島上的海潮觀測站,只發現小股波浪。

預警中心的地球物理學家席薩洛說:「我實在不明白,如此規模的強烈地震為何在震央附近並未引發海嘯。」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是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經營管理的。預警中心負責監視太平洋地震與海洋的情況,並負責對環太平洋國家與美國政府各個機構發布警報。

預警中心主管麥克瑞指出,規模至少八點零的強烈地震,通常都會造成大海嘯。他說:「我們預期會有破壞力強大的海嘯到達很遠地區。沒有發生海嘯實在讓我們大吃一驚。」

麥克瑞說:「這次地震充份顯示,根據地震資料來判斷是否會發生海嘯還是很不可靠的事。」

預警中心初步估計,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地震的規模為八點零,但後來修正為九點零。今天地震的初步估計為規模八點五,但並未發生破壞力強大的海嘯。

專家解讀

(大紀元報導) 28日晚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的8.7級大地震,是最近一個世紀來最強的5次地震之一,但地震卻沒有引發可能的海嘯。

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教授凱利西表示,早先科學家曾認為這次地震在強度上足以引起一次破壞性海嘯,但在地震發生3個多小時之後,設在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沒有發現海浪異常,因此海嘯警報已經解除。但在這次地震之後30分鐘,美國地質勘探局又探測到一次6級左右的餘震。

美國科學家說,這次地震與去年12月26日引發印度洋大海嘯的地震相比,在性質上是一致的,從強度上看也完全足夠引發一次大海嘯。據專家研究,這兩次地震都是俯衝斷層地震,也就是印度洋板塊向太平洋板塊下面「鑽」所導致。若是兩個板塊平行滑動導致的平移斷層地震,其強度就相對小得多,根本不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特性不同未引發海嘯

專家們說,有兩個不同的特性使28日的大地震沒有引發預期中的大海嘯。

一是這次地震發生的深度不同。專門研究海底地震的林踐說,發生在較淺海水下的大地震更可能引起海水的「攪動效應」,如果地震發生在深海下,就有更多的海水可以「緩衝」,相對危險性也小一些。去年引發大海嘯的地震的震中在海面下10公里左右,而這次大地震的震中可能在海面下30公里左右。總部設在夏威夷的國際海嘯資訊中心負責人說:「地震確實引發了海嘯,但顯然的,這些海嘯並不具破壞性。」

二是這次地震海底和海水的運動不同。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家蘇珊 ·豪格28日說,在某些海底地震中,海底形成巨大的凹陷或裂縫,導致大量海水涌入並形成漩渦,就會引發海嘯。去年引發大海嘯的那次地震屬於這種類型。而此次地震的震中儘管離上次大地震不遠,但科學家已監測到海水是向外涌出的,這就使海嘯的風險減少了許多。科學家猜測,海底可能是在地震中產生凸起,或者即使有凹陷也不大。

專家稱印尼將發生第3次強震

多數科學家認為,28日的這次地震是去年12月26日引發大海嘯的地震的「後遺症」。在俯衝斷層地震中,斷層一側板塊應力的釋放,會引起另一側板塊應力和能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釋放並引起新一輪地震。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近期位於兩大地質板塊交界處的蘇門答臘島附近地區地震不斷。實際上,一些科學家早在3月1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就發表論文預言,該地區還會發生大地震。

地震學家警告說,由於星期一的地震使地質壓力進一步增大,他們預計這一地區還將發生第三次強烈地震。與去年的地震相類似,昨天晚上發生的芮氏8.7級震也是一個垂直地震,即海床下的地球板塊對海床產生推力,導致海床的一部分向上聳起。最快將在3月內發生第三次強震。

另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次地震的強度不是一般餘震可以比擬的,因而有可能是新一輪板塊「大衝撞」的表現。

地質專家說,印尼大地震再次證明,近期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板塊的運動仍有足夠的能量引起大地震甚至海嘯。

相關新聞
日九州強震  傷者逾六百七十人
大地震後兩天  日本九州餘震不斷
瀋陽房地產公司暴力徵遷攫取鉅額利益
摩祿加群島二強震無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