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8日訊】本月中旬,中國哈爾濱市10位政協委員,走訪調查了哈市11個建築工地,發現有五大問題危機著建築民工的生存品質。
一,農民工與用工單位簽定勞動合同不足20%
據生活報3月28日報導,10位元政協委員在走訪的11個工地、五百余名農民工中,只有不足20%的人與用工單位簽定了勞動合同,這些人中大多數是各工種的承包人。就此問題,農民工李志超表示,:我們想簽,也懂得法律保護,可沒有人同我們簽,用人單位主要是怕承擔責任。農民工是弱者,擰不過城裏人,尤其包工頭,能把工錢及時發給我們就認了。政府有關部門說得好聽,重罰不簽用工合同的單位,可沒見罰哪家,今年也沒有人談簽合同的事兒。
二,住宿條件惡劣
據調查,住宿環境惡劣是民工生存面臨的最大考驗和危脅,其中力工生活最苦。現在的哈爾濱乍暖還寒,晚上氣溫在-10℃左右,可民工兄弟竟睡在板房和賬蓬裏,且大多數板棚房都露天,其中最慘的是住在框架樓地下室的民工。目擊:30多位民工在用苫布圍成宿舍裏,凍得直打哆嗦,許多人帶著一身土就鑽進被子裏。
電褥子成了民工取暖的唯一工具, 220伏的電線四處亂拉,一些老化電線外皮破損。
三,伙食品質 衛生極差差經常有力工昏倒
據報導,在5天的走訪中,政協委員見到,伙食品質差是個普遍問題。所到工地,午餐幾乎是清一色的燉白菜、土豆和大豆腐,主食大米飯,只有一個工地的木工食堂一渾一素兩個菜。一位建築工地負責人面對委員的質疑,坦然告知:民工吃什麼與建設單位沒有關係。
經過瞭解得知,伙食標準由工程承包人說了算。在各工種伙食中,勞動強度最大的力工伙食最差,據力工反映,菜裏油太少,一周見不到葷,幹活一點力氣沒有;夏天做工經常有力工昏倒;許多農民工錢沒掙多少,就帶著一身病回家了;食堂衛生極差,個別食堂人畜共用。
四,惡劣的住宿環境更引發傳染疾病
民工住的都是大通鋪,一個設在地下室的民工宿舍住了近200人,一般的都住五六十人。用民工的話說:上下鋪如同擺豆包,穿衣服直不起腰,大家一齊下地就別想轉身兒了。晚上的空氣令人窒息,大家最擔心爆發傳染病。據一位安達民工講,去年開春時,宿舍裏的30多人一起患流感,力工倒下了一大半,。這兩年,一起來幹活的民工中有10幾人因病無法上工,到醫院一查,有5、6人得了乙肝,還有3個人得了肺結核。
五,超時工作不加薪
8小時工作制這條法規與民工無關,超時工作被視為正常,沒人給民工發加班費,民工雖然心裏不滿,但不敢與用工者發生衝突,生怕丟了飯碗。據被走訪的民工介紹,工程緊張時,最多一天要幹14-15個小時,工頭高興了晚上給加頓餐就不錯了。現在勞動監管只關注欠薪,超時工作不加薪沒人管。
政協委員認為,政府有關部門對建築工地監管不到位是造成民工生存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從民工吃住及衛生防疫存在的問題並不難發現。有的建築單位管理者心太黑,應當自查反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