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艾編譯)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大多數的青少年雖都信仰宗教並定期做禮拜,但他們對於宗教的相關知識與教義卻普遍認識淺薄﹔而宗教信仰究竟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不同,他們回答起來也很吃力。
美聯社消息﹐根據一項有關青年與宗教的研究顯示,宗教信仰確實對青少年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研究顯示擁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比沒有宗教信仰的同儕,更能維持傳統的性觀念及其他的道德標準,包括在情緒管理、教育程度、人際關係、社會親和力、對成人的信賴度及迴避危險區域等各方面都較為理想。
這份報告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社會學者克里斯恩‧史密斯(Christian Smith)的帶領下,會同其他133位研究員,經過了四年的努力,其結果即將完整呈現於史密斯與博士研究生美琳達‧郎達桂斯特‧丹頓(Melinda Lundquist Denton)所共同合著的新書《心靈探索:宗教與美國青少年的精神生活(Soul Search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n Teenagers)》中。本書已於美國出版。
史密斯說「這份報告並不僅只是一份反映青少年的研究,它更進一步廣泛的顯示了美國宗教發展的前景。」
本計劃對英語及西班牙語系的美國人進行了3,370通的電話訪談,訪談對象年齡介於13歲至17歲之間。通過電話訪談之後,更進一步的針對45州的受訪者中取樣267位,進行了面對面的詳細訪問,參與研究的人員將持續追蹤相同的受訪者直至2007年。
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美國人種愈趨複雜,大多數的青少年都沿襲雙親的信仰傳統,至少百分之八十的青少年都分別信仰基督教新教派、羅馬天主教、東正教、摩門教或者是猶太教。
研究訪談記錄顯示,受訪者「與教會有密切往來的」有82%;「過去從未或鮮少懷疑過自己的信仰的」有80%;「感覺自己與上帝間極為、非常或有些貼近的」有71%;「一週至少主動祈禱數次以上的」有65%;「自己在非常理智的狀況下相信神蹟的存在」有61%;「一個月至少作禮拜二至三次的」有52%。
在大多數的研究評量項目中,摩門教的年輕教徒是最為致力於學習他們的信仰的,可能起因於摩門教每天都有高中宗教學的課程。接下來的才是基督教福音派教徒、基督教black Protestants、基督教mainline Protestants、羅馬天主教徒,最後才是猶太教教徒。
書中有一整個章節都在詳細檢視羅馬天主教的年輕教徒,敘述中形容他們「在大多數的評量項目中,包括教義、對信仰的信心、曾有過的經驗及日常實踐,均普遍薄弱」。問題的癥結點大都歸因於青少年宗教活動成效不彰及其父母對宗教的漠不關心。
即便今日擁有信仰已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猶太人卻僅有44%信仰宗教,甚至有34%的人說他們從未主動祈禱過。
這項研究未來將進一步提出更多對當前宗教與青少年生活的獨特見解。
雖然電話訪問的結果描繪出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多樣性,然而面對面的訪談卻發現許多青少年對宗教本身的知識與教義非常的淺薄、殘缺不全,且往往存在許多的謬誤,無法深入傳統基督教的本質。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信仰沒有清楚的思考邏輯,無法條理一致,也不明白信仰究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不同。
研究指出,許多人根本沒有徹底瞭解原始的教義,也沒有將其實踐于日常生活。事實上,人們只是為了遭遇困難時能有個宣洩的出口,而期望一個沒什麼要求的神,能讓自己好過一點。遵循著根本似是而非的教條。而在神學上原本是絕對的真哩,如今全都棄置一旁。
史密斯在書中這麼說到,「如今的神只只不過是個有著神的名字的管家,亦或是個看不見的心靈治療師,人們只在需要的時候希望祂隨傳隨到。」
史密斯在一次訪談中說道,「別把小孩當成是外星人,其實他們與你我並沒有什麼差別,而他們對成人世界的理解,甚至是聽話的程度,都遠超出你的想像之外。」,當時的受訪者是一位有著三個小孩的美國聖公會信徒,小孩分別為六歲、十一歲及十三歲。
史密斯說研究並未公佈誤差範圍,電話訪談有百分之五十七的應答率使得本項結果在統計數字上得以成立,研究結果並已同時考慮不同訪談組合帶來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