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灣多達六成男性人口吸菸,至於第一口菸到底是為何而抽?成功大學一項調查發現,第一次抽菸的原因可分為三型,包括「半推半就」、「人在江湖」、「我行我素」三型,對此董氏基金會強調,無論如何都應勇敢堅持拒絕第一口菸,才能避免菸癮上身!
成功大學工設所一項「抽菸魅力因素與族群調查研究」發現,對於癮君子而言,抽菸魅力在於逃避與放鬆、思考與習慣、生理需要、心情轉換等。
而抽第一口菸的三大族群類型中,「半推半就型」是覺得抽菸有刺激感又有趣,同時因同儕影響而抽;「人在江湖型」則是因為被請菸不抽不好意思,因為人情壓力而抽;「我行我素型」則不受所謂的人情或面子影響,也不認為抽菸是叛逆行為,但卻不知為何而抽。
研究中指出,台灣男性吸菸人口約佔六十%,世界各國受菸害影響的程度可依吸菸盛行率分四階段,英美、西歐處於兩性吸菸率下降的第四階段,台灣目前則仍處於第二階段,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相同,男性吸菸盛行率快速上升到五十%到八十%間,男女吸菸率差距越來越小,戒菸者少,吸菸與男性死亡率越來越高。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表示,「對所有的老菸槍來說都一樣,如果沒有第一次抽菸就不會有今天!」她指出,所有抽菸者一開始都以為能夠操之在己,到最後不抽就全身不對勁,全台灣約有四百五十萬老菸槍,當初抽第一口菸時,絕沒有想到自己最後會菸不離手。
「為什麼不能好奇抽第一口菸?」林清麗說,第一次大多是被嗆到,一次不舒服、二次不舒服,後來就開始逐漸有「愉快」的感覺,「當人家知道你會吸菸了,下次就很難拒絕了」,因為朋友會說,「少裝了,看不起我喔?你不是有抽菸嗎?」林清麗看過太多戒菸過程中的慘痛經驗。
一位老先生因為動了大手術,為了活命必須戒菸,別人戒菸都發胖,他卻兩個禮拜瘦了三公斤,原來他的戒斷症狀發作時,手臂失去知覺筷子拿不穩,又不敢跟家人說,吃沒兩口就下餐桌了,老先生心中有無限恐慌,「我不過是一天一包菸,戒起來怎麼這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