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生態狀況不容樂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採訪報導)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新華社報導說,在世界水日這一天,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召開了「南水北調管理研討會」。環保總局官員劉鴻志在會上表示,中國水資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政策不當,管理不力。

總部設在中國成都的「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表示,中國現在制定了很多的環保法規,但水生態惡化趨勢仍然得不到遏制,其原因是法律沒有得到有效執行。楊欣說:「比如說淮河,很多年前中國投入了很大量的資金來進行治理,但越治理它越糟糕,中國的滇池也是如此,投入很多的錢來治理,但越治理越糟糕。糟糕原因在於很多制定的政策、措施沒有得到實施,如果政府不加大執法力度的話,要想使這些地區的污染狀況得到徹底改善是很難的。」

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國環保基金會」負責人何平指出,目前中國有3億多農民飲水不安全,血吸蟲等疾病已經在部分農村捲土重來。中國農業生產對江河的污染往往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何平說:「農業居民生活飲水的污染,主要污染源對河流水系的污染。我們以前基金會專家建議過,在中國的河流和水系建立一個隔離帶,比如每道河流旁邊建立50米到100米隔離帶,這隔離帶不能耕作,成為一個保護帶,保護水系,這是在美國最沒污染,對農藥化肥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但這方法能不能在中國實行要經過一些考證,經過一些實驗。」

「中國環保基金會」負責人何平說,中國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土地退化、草場沙化、生態惡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積,加劇了江河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他表示,中國過去進行的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往往沒有考慮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他希望中國政府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吸取這一教訓。

何平說:「一方面上游調水的質量,另外方面在源頭過程之間污染控制,不然又成為工業廢水、農業廢水排放的地方,單位水還要治理,成本會加高。我想進行工程中間,一個是控制水的污染,另外一個是控制水的滲透,因為那麼長的一條河,那麼長的距離,水的蒸發、逃漏都會嚴重,做不好就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

「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他希望南水北調工程一定要儘量縮小對南方江河帶來的負面影響。楊欣說:「比如說現在開始實施的中線調水,從漢江調水,那麼漢江的水量可能會減少,這樣使得整個的漢江的河流的河水的注進能力減弱,也應該加強對整個漢江流域污水的控制,這樣才能漢江的水調走以後,它不致於使整個生態環境更加惡化。」

「中國環保基金會」負責人何平指出,中國各級政府還應該利用經濟槓杆鼓勵人們節約用水,中國的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及居民用水價格都還偏低,可以考慮逐步提高價格。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水平四分之一
中國水資源僅為水平四分之一
中國資源利用問題多
廣東「三缺」惡化 港商經營困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