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1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健康小百科:眼睛周圍皮膚炎
⊙劉淳熙(基隆長庚醫院眼科醫師)
眼睛周圍的皮膚是全身最脆弱的,再加上眾多的眼部彩粧品、保養品、及眼藥水的使用,所以門診常會遇到許多病人,不僅抱怨眼睛不舒服,同時眼睛周圍皮膚也出現紅腫、癢、乾躁甚至脫屑情形。
其實眼睛周圍皮膚炎最常見的幾種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及玫瑰斑。而這些皮膚疾病,通常也會伴隨眼睛的疾病,如過敏性結膜炎、眼瞼炎、及乾眼症。
在治療上,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首先要戒除習慣性揉眼睛的壞習慣,如果遇到突發性過敏時,可先給予冷敷,再使用一些低效價的類固醇眼藥膏使用,同時更要給予一些略含油脂和有效保濕的眼霜來強化肌膚鎖水功能,才能恢復肌膚原始的保濕能力。
雖然目前眼部用品都標榜適合敏感性肌膚及不會引起眼睛過敏,事實上,並沒有標準的方法去檢驗這些產品,再加上個人體質不同,所以當懷疑是接觸皮膚炎時,必須詳細詢問病患使用了何種產品所引起。
建議在使用新產品時可於耳後皮膚使用幾天,等沒有過敏反應後,再使用於眼睛周圍的肌膚。
而脂漏性皮膚炎及玫瑰斑的病患較容易合併眼瞼炎,常可看到睫毛周圍油膩膩的或有一顆顆白點,除了可使用眼藥水、藥膏或口服藥物來降低油脂分泌及細菌感染外,建議病人早晚熱敷,並使用稀釋的嬰兒洗髮精清潔眼瞼周圍,再加上正常生活作息,避免陽光曝曬及辛辣食物,才是避免復發的重要方法。
此外,在一些年紀稍長而有眼瞼鬆弛的病人,如果又有溢淚的問題,眼淚常會聚積在眼尾鬆弛皮膚的夾層中,而造成皮膚紅癢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治療眼皮鬆弛及眼睛的問題,皮膚炎才可以獲得改善。